当前位置: 首页  >  训练竞赛 > 正文
教体结合,烟台基层体校迎来发展“春天”
发布时间:2018-07-31 来源:新华社 字体:

      曾几何时,基层体校因出路狭窄而风光不再。如今,在体育育人尤其是教体结合的大背景下,基层体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学生多了、出路宽了。
       芝罘区竞技体育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全国创建最早的业余体校之一,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体育发展中心,学校有专职教练员31人,文化教师34人,在训运动员400余人。
       芝罘区体校之所以延续62年,与教体结合的好密不可分。“体校行不行,文化是关键。教育体育一家人,体校也是学校,教书育人是根本。”芝罘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贾衍军说,学校实行半日上课半日训练,保证学生每周二十五课时的学习。
       据悉,芝罘区体校的教练员与文化教师编制分设,教体局选派文化教师,可在教育系统自由流动。2014年以来就有15名文化教师选调到体校任教,其中不乏教学能手、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等。
       芝罘区体校足球教练员高飞说,学校非常重视队员的文化课学习,并对队员成绩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如果队员文化课考试不及格,会面临跑圈的惩罚,“但惩罚不是目的,关键是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教体紧密结合提升了芝罘区体校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在教练和文化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芝罘区体校中考升学率百分之百;除了优秀队员选调到省队、国家队外,其他学生高考升学率也非常高。
       芝罘区体校高二学生郭顺金在2017年4月进入中国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训练,她五年级进入体校踢足球,目前在备战山东省运动会,她对记者说:“希望能在这次的省运会中取得好成绩,以后有机会进入国家队踢球,等到以后退役,也要做一名足球教练,教更多的孩子踢足球。”
       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对所有在这里有过学习训练经历的学生来说,必定难以割舍。芝罘区体校体操教练员王婵怀有身孕,仍坚持在场地上指导孩子练功,曾在此学习训练的她说,芝罘区体校80%的教练员,都是从体校走出,进了专业队或者上完大学后,又回到体校工作的。
       客观来讲,招生困难是不少体校面临的发展制约因素。对此,烟台市体育局副局长林治涛说,烟台的芝罘、福山、龙口和招远等县级体校,分别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布设幼儿体操、手球、击剑等项目训练点,体校定期派出教练员进行专业指导,既促进了校园体育,也为县级体校增设项目、招生选材拓宽了渠道。
       多位受访对象称,教体结合优化了体校发展环境。比如龙口市早在2001年就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了龙口市教育体育局,同等重视教育和体育,体校是教体局的直属学校,包括教师等各种投入有保障,同时体校到其他学校选拔运动员,协调起来也更顺畅。
       龙口市竞技体校与润新小学、龙口实验中学共用同一个校园,选材与文化课教学均十分方便,标枪名将李玲蔚就出自这里。龙口市竞技体校校长赵洋说,只有道德素质高、学历高且教学能力强的文化课教师才能进入体校教书,确保了读训并重。(完)

       摘自:新华社 2018-7-29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sports/2018-07/29/c_1123191426.htm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