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象棋项目决赛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落下帷幕,赛事共设6个项目,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1个行业体协的26支代表队,134名运动员同台竞技。
各组别冠军尘埃落定
六省分获金牌
经过8天的激烈角逐,各组别冠军尘埃落定。9月8日进行的三个组别决赛中,唐丹获得女子个人公开组冠军,刘奕达获得男子个人公开组冠军,储般若、刘峰、朱晔、李泓韬代表的江苏省队伍获得混合团体业余组冠军。9月12日进行的三个组别决赛中,马维维获男子个人业余组冠军,马晴获女子个人业余组冠军,李智屏、左文静、李雪松、万科代表的湖北队获得公开组混合团体冠军。

江苏队、湖北队均一金一银的战绩,成为本届全运会最大赢家。混合团体业余组决赛中,江苏队与河南队鏖战4小时,通过三轮加赛才锁定胜局,队员朱晔坦言"夺冠靠的是勤奋和意志。湖北队则表示,此次比赛的成绩是队伍凝心聚力书写的“奇迹”。

此外,北京队获得一金一铜,同样战绩不俗。上海队、安徽队、湖南队均收获一枚金牌,湖南队年仅16岁的马晴成为本次比赛年龄最小的冠军选手,他表示“能拿到冠军很开心也很幸运,已经计划参加下一届全运会了。”
四川、河北、辽宁、广西、河南、黑龙江、广东、浙江等八支队伍均有奖牌入账。
聚焦文化推广
让国粹"活起来""走出去"
十五运同期,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华体育文化暨象棋文化艺术展”在罗湖区益田假日广场展出,展出不仅是全运会象棋赛事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更是扎实推进“体育文化进商圈”的实际举措,推动了棋牌运动贴近市民、融入城市商业生活脉络。

此外,十五运期间还安排了进校园、进商圈活动,组织象棋大师走进罗湖益田假日广场、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通过“第二现场”挂盘讲棋、车轮战、趣味挑战赛等多种方式,与市民、学生互动,在深圳播下了"象棋种子",营造了浓厚的全运氛围。

谈及赛事期间组织的“象棋进商圈、进校园”活动,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霍震霆认为,这是“让国粹活起来”的关键举措。他说,象棋不只是棋盘上的博弈,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香港市民可借助象棋这一运动,进一步加深对国家文化的了解。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长远发展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进程中,象棋还将发挥重要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非常成功,非常圆满”
赛事组织保障的多方肯定
走进深圳棋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指引标识,从选手签到区到比赛场馆,从媒体中心到休息区,每一处都有志愿者引导;场馆内配备了医疗室、心理咨询室,随时为选手提供服务;餐饮区不仅提供三餐,还准备了水果、点心和热饮,考虑到部分选手有饮食禁忌,工作人员提前收集信息,定制专属餐食。
此次赛事共招募了百余名志愿者,大多为大学生。“每天一大早就来场馆,为选手们提供帮助、引导路线,虽然累,但看到他们比赛顺利,就觉得值了。”颁奖仪式前,来自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志愿者们一如既往地充满热情,为选手们呐喊。他们胸前的蓝色徽章,成了赛场内外最亮眼的颜色。
谈及赛事体验,参赛选手提到赛场内外身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他们特别热情,总是笑着解答问题,比赛时紧张,但见到他们,让我感觉很温馨。”
“非常成功,非常圆满!”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棋牌类项目竞赛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贺凤翔对此次赛事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一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罗湖区委、区政府以及全体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和辛勤付出,“这一次比赛在新落成的深圳棋院,给所有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赛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