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不少人已开始制定春季运动健身计划了。运动虽好,也要讲究方法,尤其是蛰伏一冬后重新投入锻炼,一定要结合季节特点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在保证健康的同时充分享受健身的快乐。 刚刚进入春季,由于天气原因进行户外运动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虽然天气逐渐变暖,但是人体总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此时人体肌肉松弛,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较夏、秋季节差,韧带较硬,容易受伤。 因此,春季健身不适宜一开始就从事非常剧烈的运动,而应该从一些和缓运动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始一整年的体育锻炼。切忌为求“速成”过量过度运动,给身体造成不必要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的健身时间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晨练时间不宜安排过早。因为春季气温乍暖还寒,清晨温度较低,太早外出锻炼不仅容易着凉感冒,空气质量也并不好。要知道,植物在夜间放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日出后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春季晨练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较为适宜。此外,下午2点到晚上8点间也是不错的锻炼时间。有研究表明,下午2点以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下午5点至19点达到最佳,适合锻炼。 在运动地点的选择上,专家认为,春季在户外,尤其是在树林、江河、湖边等地锻炼会事半功倍。因为这些地方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更高,它有止咳、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压、镇静等功效。运动地点选择在户外,能改善呼吸、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越练越精神。所以大家在春季不妨多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像郊游踏青、放风筝、划船、慢跑等都是不错的春季户外运动。 春季郊游踏青不仅是一项极佳的健身运动,也是中国的传统活动之一。呼朋唤友到郊外看看山、看看水,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身心都得到舒展,是春季养身最佳的户外活动,不过对花粉过敏的朋友要注意防范。春季天气多变,户外运动时要多关注天气情况,多雾、风凉和雾霾天都要尽量避免外出活动,更要注意运动中的热身和保暖,避免运动伤害,同时在疫情期间大家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做好个人防护,保障健康、安全的运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日子,这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父母们平时除了注意补充孩子营养、保证睡眠、预防疾病之外,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的身高更上一层楼。 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选择跳跃、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泳、伸展体操和引体向上等。这些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对脊柱四肢骨骼的增长有很大帮助。 希望朋友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能获得健康的体魄,最后一点很重要,疫情期间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个人防疫工作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