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我们深刻意识到,除了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外,还应更加注重环境及个人卫生防护,提高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普及健康理念,倡导良好卫生习惯,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组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创作的6幅主题漫画公益广告(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公益广告之社交距离、口罩礼仪、光盘行动、戒烟限酒、平和心态、垃圾分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保持社交距离,又叫保持人身距离、是一种试图阻止传染病传播或降低其速度的非药物性感染控制措施,其目的为减少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之间的接触,并借此使疾病的传播途径、致病率和死亡率可以降到最低。当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接触(咳嗽或喷嚏)、包括性接触在内的直接身体接触、间接身体接触(比如:接触受污染的表面,如染菌物)或空气传染(这样的微生物可以在空气中生存较长时间)来传播时,保持社交距离是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许多疾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这也是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什么一直强调大家戴口罩的原因。有的人可能对飞沫传播不以为然,但实际上,飞沫传播的范围和距离超出你的想象!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肺中大约会有1升的液体,每次打喷嚏,肺部都会像被挤压的矿泉水瓶一样把这些液体变成雾状喷射出去,到了体外后,它们会分成数万颗小滴液,每个滴液中都包含大量的病毒和细菌,由于体内巨大推力的影响,这些滴液传播距离能达到3-8米,按照这个波及范围,如果一辆公交车上有感染者,他的一个喷嚏会让全车的人都有感染的可能,而且后上车的人也有可能被传染,因为病毒附着在其他物体上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可能在门把手上,也可能在公交车扶栏上,只要触碰过,就有机会感染。所以说科学佩戴口罩是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公众交叉感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有效措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唤起了人们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观、消费观。“光盘行动”是一种节约方式,每一餐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生命所需的能量,更深深地镌刻着餐桌文化。“光盘行动”时刻呼唤着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饥饿的环境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也是现实国情的需要,因此遏制餐桌上的浪费,是一场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的行动,当然,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不应止于餐桌,每个人都应从“光盘行动”开始,形成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度电的文明生活方式,让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文明、有序。 吸烟或被动吸烟(即“二手烟”“三手烟”)时,烟草产生的烟雾进入口腔和呼吸道,刺激口腔黏膜、鼻黏膜,也可抑制呼吸道纤毛的摆动,破坏黏膜的防御屏障功能。另外,戴口罩是疫情期间个人防护的重要一环,在室外吸烟时需要摘掉口罩,这无疑会增加病毒感染风险。除了可能易感病毒之外,吸烟的坏处还有很多,能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等,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等,吸烟不存在安全量,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果断戒烟。 另外,酒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过量饮酒会导致心源性猝死、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炎、酒精性肝硬化和高血压等,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对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所以,为了自身健康,尽量少饮酒不饮酒,饮酒应适量,如果不得已非要饮酒必须控制摄入量。 当我们处于应激状态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刺激因素影响到躯体可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但是,由于不同人的心理承受力不同,压力对每个人造成的身心影响程度自然也不同,过度焦虑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损害,产生这种过度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可能是我们自身的一些不合理思维方式是导致人们产生过度焦虑的主要症结。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情绪反复强化,甚至也容易引发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境,努力保持平常心;对事物尽可能地给予客观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另外,一个简单易行的减压方法就是:“放松”。可以适时地参加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或与家人、朋友聊天,这些都可以使自己得到放松,从而舒缓身心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物、勤洗手、吃饭用公筷、垃圾正确处理等文明习惯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尤其在疫情期间,看似是不起眼的垃圾分类,却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乍看是两码事,可仔细梳理起来,其中却有颇多关联。一方面,疫情防控与垃圾分类一样,工作触角都在社区基层,之前积累的各方治理经验可以很快应用到新的挑战中来。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时间大大延长,生活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明显增加,如果大伙都能分类定点投放,环卫人员就可及时对其收运处置,避免厨余垃圾长期堆积传播细菌,更好保证公共空间的安全卫生。更重要的是,妥善处理诸如口罩、护目镜等用过的防护用品,也是避免病毒传播的关键一环。 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一起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成为: 文明习惯的培育者! 健康行为的守护者! 节俭习惯的践行者! 生态环境的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