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办好排球训练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发布时间:2020-12-16 来源:秦皇岛训练基地 字体:

  距离12月7日2020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男排训练营结束已经两天的时间,目前,所有参加集训的队伍和专家组成员都已返程,开始新的训练和工作。在训练营期间,小编对于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秦皇岛基地的服务保障人员进行了采访。回顾整个采访的过程,给小编的感受就是充满着正能量,一群热爱中国体育事业的人们为了同样的目标团结互助、不懈努力,“坚守”和“拼搏”两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在小编看来,想要办好一次高水平的训练营,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在今天的专题中,就请大家来和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在这20天的感受与收获。

       孙靖轩是来自连云港队的一名队员,在训练营闭营仪式上,他代表所有运动员进行了发言。

       小编:您好孙靖轩,这次来到秦皇岛基地参加训练营,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孙靖轩:这次的集训我的收获很多,经过20天的漫长训练,教练和专家组的指导,使我对传球有了更多的认知。每一次训练和比赛都让我有了更多的锻炼,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近网球如何传?一攻时如何站位?传球点近的时候怎么传?这些都是教练们和专家组的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技术。通过国少队的训练课观摩,我懂得了他们是如何训练的,也让我明白了没有最强,只有更强。随着训练和比赛的不断深入,我会更加放开自我,把不敢传的球大胆去传,是这次集训的机会锻炼了我的胆量。这次集训的圆满结束,我不仅收获到了技术上的提高,生活上也懂得了尊重他人,整理内务,注意整洁等,这些都是我在这次集训中不断养成的,我非常感谢这次集训。

      小编:从你闭营仪式的发言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你对于排球项目的热爱,能和我们说说你的排球梦想是什么呢?

      孙靖轩:我的梦想是能在排球这条道路上走得长一点,能在这条道路上多付出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也让更多人知道排球这个项目。我也希望能为自己的队伍多做贡献,让队伍更加强大,更加卓越!

      张俊华是秦皇岛基地场地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本次训练营的场地服务保障工作。在“少年体育说”收到的一封感谢信中,就提到了她的名字。

      小编:您好,我们知道在这次训练营中,您主要负责队伍的场地服务保障工作。这20天的时间给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张俊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太可爱了,他们非常懂礼貌,而且队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谦和;教练员和专家团队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大家配合得特别默契,也很愉快。每天我们早上打开灯和空调,做好场馆消杀后等着大家来,看着所有的队伍在场馆里训练时这热火朝天的劲儿,我们很有成就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上至单位、下到部门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这次的训练营都特别重视,加上现在国内的疫情形势还不明朗,所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服务保障对我们来说是同样重要的。这次训练营的圆满完成是大家团结互助的成果。

       姜春林是秦皇岛基地国家队保障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此次训练营秦皇岛基地保障团队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

      小编:姜春林您好,这次训练营已经结束了,我们特别想知道在筹备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相信这些背后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姜春林:您说得很对,虽然排球训练营只有20天,但是从确定人员、做计划、队伍入住、保障训练营直到闭营真的是一件“大工程”。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总局排球中心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从人员协调到各项制度的制定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感谢所有的专家组成员,从训练营开始,我从筹备工作过渡到服务保障工作,而专家组的所有老师们则每天要进行测试、研讨、指导等大量的工作,他们真的很辛苦;感谢所有队伍对于此次训练营的支持和对秦皇岛基地的包容和理解;同时也要感谢单位所有部门对于训练营服务保障工作的支持,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在训练营圆满、顺利,真诚感谢大家。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专家组到工作人员;从公寓到场馆,从餐厅到健身房,此次2020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男排训练营的顺利闭幕,得益于每个人的倾情付出和真情奉献。就像今天我们题目中写的那样——办好排球训练营,真的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朋友们,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够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希望所有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山高水长,我们来日再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