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精彩回顾——第三届“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座谈交流内容(2)
发布时间:2024-10-28 来源:秦皇岛训练基地 字体:

10月18日,第三届“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举行。当天下午的座谈交流会环节,1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围绕“体育训练基地运营管理模式、体育科技成果运用与转化、设施设备改造与升级、体育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4个主题开展了精彩的交流,与会嘉宾在现场积极交流探讨,彼此分享经验,为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建设性的经验和方法。

秦皇岛基地特意整理了座谈交流会的内容,分两期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第2期分享主题是“体育训练基地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与升级”和“体育训练基地体育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体育训练基地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与升级”座谈交流会由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规划建设处处长王杰主持,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姜玉伟,北京华体创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伊文岳,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党委书记贾国富重点发言。

姜玉伟同志与大家分享了如何让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与发展研究同训练基地的基础建设提质增效。姜玉伟指出,体育场馆提质增效要以体育场馆的设施升级和提高效能、提升优化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举办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为要点,以服务竞技体育发展需求为创新点进行。他分析了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训练基地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分析案例展示先进的体育场馆提质增效是如何进行的;并以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为案例,探讨了体育场馆的设施提升的着重点。

伊文岳副总经理就体育训练基地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与升级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伊文岳从现代化场馆服务需求出发,分析了现有场馆存在的部分问题、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使用需求的变化,以需促改,探索场馆改造升级的背景与目标。他在场地环境硬件设施、照明系统改进LED大屏幕系统、场地扩声系统、通风与温控系统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部分案例与发展趋势,围绕场馆升级多方位探讨了升级改造方案;从场馆智慧化信息平台到虚拟现实辅助运动员训练等角度,强调了科技助力体育场馆发展的重要性;还与大家分享了体育场馆在提质升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平台与应用要注意数据安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等。

贾国富同志在会上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体育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关于学习《体育总局直属国家队训练基地提质升级工作方案》的思考”为题,从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3个方面分享了对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他指出推进新时代体育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要理清构成现代化体育训练基地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对《体育总局直属国家队训练基地提质升级工作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进行分析展望,提出体育系统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建设体育强国大局,着力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大势,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不断推动体育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

“体育训练基地体育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座谈交流会由北京体育大学肖淑红教授担任嘉宾主持并重点发言,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事体育”)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亦斌,中体产业集团中体空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体空间”)总裁庞晓峰进行重点发言交流。

杨亦斌董事长结合久事体育27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版块,对体育产业新环境和新逻辑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公司所属的久事康桥基地做出了产业升级设想,分享了题为“扩大内需背景下,体育训练基地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建议”的主要内容。他认为,中国体育逐步转向“构建以我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战略,体育将更重视社会责任和民生责任,体育产业应主动实施“体育+”战略;体育训练基地要以此为己任,探索多元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基地品牌,激活体教融合新动力。

庞晓峰总裁从“体育空间运营管理发展踏入深水区、体育训练基地实现商业化运营仍存挑战、体育训练基地市场化运营探索”3个方面展开,对体育训练基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给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他从体育空间运营“传统派、创新派、衍生派”进行洞察,从开放程度、体制机制、属地限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从进行适配性改造打造新名片、引入多元化运营模式、发挥训练基地优质基础条件、互联互通实现全国训练基地一盘棋等方面提出建议。

肖淑红教授对2位重点发言嘉宾的交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体育训练基地体育产业升级与多元化发展的价值逻辑”的精彩内容。她围绕“高质量就是高价值”、“价值创新是寻求新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以及“价值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重点讲授,并给出了建议的研究选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