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50周年征文——我和秦皇岛基地五十年的情结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秦皇岛训练基地 字体:

我和秦皇岛基地的交情和故事,是从五十年前基地创建开始的。1972年初,刚18、19岁的我在秦皇岛市三中参加工作,开始当了两年语文教师,靠着会打排球的特长,1974年初转行当起了中学体育教师。

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原国家体委的规划下,秦皇岛训练基地落成后,开始接待各项目体育赛事和专业队训练。正是在那个年月,我和秦皇岛训练基地的交情和故事也开始了。

那时,秦皇岛训练基地经常举办各项目全国体育赛事,除了选派全国各地的裁判员以外,还要培养一些秦皇岛市本地的裁判员,节约赛事经费。正值年轻又是体育教师的我,顺理成章地选拔上了。开始,我学习的是羽毛球裁判,多次参与了全国羽毛球锦标赛、优秀选手赛、分区赛,还有第四届全运会羽毛球预赛、中日羽毛球邀请赛等赛事的裁判工作。1979年夏天,我完成了全国羽毛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正准备回家休息,时任秦皇岛基地竞赛科科长王贵臣老师找到我和几个同伴说:“别走了,接着做全国网球比赛的裁判吧。” 我说:“这个我也不会啊。”王老师鼓励我说:“你做过排球、羽毛球裁判,网球也差不多,好好学习一下规则,再派一位湖南的网球运动员、教练林织给你们辅导一下,没有问题。”于是,我的裁判工作又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从1979年至1998年间,我先后在秦皇岛基地担任过全国网球甲级、乙级、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担任过全国甲级比赛男子冠亚军决赛的主裁判。1988年12月,我被原河北省体委授予文革后第一位网球一级裁判员称号。后来,我还去天津和上海担任过全国网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我担任网球裁判,完全是秦皇岛基地培养起来的。

在秦皇岛基地担任全国羽毛球、网球裁判员过程中,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玲蔚、李永波,网球运动员余丽桥、段丽兰、刘树华等,我都有幸给他们担任过裁判员。

时至今日,我还珍藏着当年每次参加赛事活动的秩序册,见证了这段美好的人生经历和基地的发展历史。

也正是这段工作和人生的经历,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那些年,我就满怀着对秦皇岛基地、对运动员们的深情厚谊,写下了三篇反映这些经历和人生故事的散文、小说,发表在不同的媒体报端。

2009年12月,我把这三篇文章:小说《盘点球》、散文《体育基地一日》和《体育基地遐想(两篇)》,收录到人民体育出版社发行的我的唯一一本文集——《冬泳大海的勇士文集》中。更令我万分荣幸的是,我们体育界尊敬的老领导,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特意为我的《冬泳大海的勇士文集》题写了书名,其墨宝真迹精心装裱后,端端正正地悬挂在我的书房正面的墙壁上。

闲暇时光,每每翻阅着这些文章,感觉还是那么亲切、那么美好、那么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引起我无限的回味。

 

 

作者简介:

刘贵芳,汉族,1953年2月出生。秦皇岛市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原工会主席、中学退休高级教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体育摄影学会理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