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媒体 > 正文
揭秘冰雪五环背后的“雕刻工艺”
发布时间:2022-02-24 来源:秦皇岛训练基地 字体: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一滴水变成冰

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

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

整个画面的意境

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

浪漫想象和赞美

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

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

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

演绎出冰雪五环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浪漫、梦幻的“冰雪五环”画面惊艳众人,细节满满!冰雪五环升起,不少网友发现上面有会动的白色晶莹光斑,让大家直呼将科技感被拉满。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幕后纷纷表示,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这个设计真的太美了,看五环渐渐出来真的很惊艳,可以永远相信每一次大赛的开幕式设计。


据了解这个在冰立方上雕刻出的五环背后,它的设计研发、生产、安装、调试都蕴含着不小的挑战,是全体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所有的挑战可通过冰雪五环背后的相关数字充分体现。

五环能够最终实现效果基于四大技术体系:桁架结构、LED屏幕、扩散板、蓄电池系统。

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经过5次详细的设计优化,桁架结构总共分为53个模块,11个开模模具,9道加工工艺,59次检测,7次拉力试验。现场组装完成后加载模拟实验2次。

LED屏幕:2路互为备份(AB屏),总共专门设计包含60款异形模块、1108个模组、320个接收卡、156万个像素点,屏幕分辨率为1860点*840点,屏幕厚度仅为1.2mm,屏幕共计134平方米。设计和生产工艺中,经过32次设计和优化,经过19道加工工艺、12道检测工艺。共消耗5072工时。现场组装完成后LED测试29次,共计接线1660米。

扩散板:扩散板总共分为67个模块,共开模8个,经过8道加工工序,10道检测工序,经过了6次安装测试和10次效果测试。扩散板兼具柔光和透光效果,且厚度仅为2mm,极大地减轻了重量,满足五环整体严苛的重量要求。

蓄电池:蓄电池作为冰雪五环的唯一供电系统,作为冰雪五环的心脏,承担着成败的巨大责任,因此蓄电池的设计、质量成为重中之重。蓄电池采用了安全性很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模块,总共12个电池模组,供电时长87.6分钟,经过15道加工工序、10道组装工序、22道检测工序,经过6次充放电试验,其中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试验3次。电池内部共接线2360米。现场组装完成后经过不少于100次的充放电试验,验证了蓄电池系统的可靠性。

冰雪五环组装完成后,进行供电测试18次、集中播控测试35次、配合实景联排7次、技术联排10次。通过单体和综合测试极大地验证了冰雪五环的技术和实施方案安全可靠。


冰雪五环背后的数字承载了中国航天良辰团队的付出,也正是有了这些数字的铺垫与支持,才得以最终给全国、全球人民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在为冰雪健儿加油的同时,由衷的感谢所有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人员,圆满盛大的体育盛宴,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此我们向北京冬奥会过程中付出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