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伸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变化。腹前两掌五指并拢,上下相叠,上升至头顶,再下落至腹前时,手型如一,没有变化;接着手掌各自由体前伸向两体侧后方时,掌变鸟翅,手腕上翘,掌心向上;稍停,两手由体侧向下、向前划动至腹前恢复至两掌相叠、五指并拢状。应把握的重点是:鸟伸的手型变化主要在掌和鸟翅之间进行。先做两掌相叠动作,在体前上举、下落,然后两掌分开,变成鸟翅伸向体侧后方。要注意手掌松、紧之间的转换,上举时收紧,下落时放松,后伸时再收紧。 2.上肢运行路线。两臂上抬、前伸,于腹前相交于手腕部,手腕与两肩成三角形;两臂上抬,两肩上提,至头顶前上方,手腕水平,三角形维持不变;两肩放松,两臂下落至腹前时,两臂伸向身体后侧方,肘关节自然伸直;然后两臂放松,由后向体前划弧,在腹前再相交于手腕部。应把握的重点是:两臂的动作要轻柔缓慢,注意手臂和身体、头颈之间的角度、形状。 3.下肢运行路线。腹前两掌重叠时,两腿微屈;然后两腿直立,臀部上翘;接着两腿放松,敛臀,屈膝,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提起,内收后伸,膝盖挺直,脚背朝下;最后后伸腿屈膝前落,在支撑腿侧向一旁下落,与肩同宽,呈屈膝状,接下一动作。应把握的重点是:支撑要平稳,路线要清晰,并注意和身体动作的配合。 4.躯干运行路线。动作伊始,含胸收腹敛臀;当两手伸至头顶时,挺胸塌腰撅臀;继而两手下落,身体复原;当提腿后伸时,挺胸塌腰,身体成反弓状;腿下落时,身体再恢复到含胸收腹敛臀的状态。应把握的重点是:注意观察躯干的松紧变化,掌上举时,颈、肩紧缩;下落时,两腿微屈,颈、肩松沉。 (二)精神劲力 朝霞初露,仙鹤初醒,引翅前伸,上举下按,欲冲入云霄,但残梦未消,于是拔长腰臀、伸展肌体,以解困乏;抬足伸颈,引吭而歌,挺胸举翅,迎风而立,形有青松之挺拔,神有泰山之沉稳,意有仙鹤之轻灵,劲有冲天之无穷。 (三)呼吸配合 鸟伸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两臂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缩胸,实腹敛臀;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 (四)易犯错误 1.松紧变化掌握不好,颈、肩过紧或过松。2.单腿支撑时身体重心不稳。3.两臂后摆时身体没有向上拔伸,未能形成向后反弓状。 
鸟飞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变化。两手在腹前时,手心相对,如抱球状;两手在头顶上方时,手背相向,手腕部靠近,两手形状如喇叭口。应把握的重点是:鸟飞的手型变化还是在掌和鸟翅之间进行。凡两臂上举的动作,手型皆为鸟翅,而手臂下落时,鸟翅变为掌。整个动作过程,两手运动如抱球,注意两手在头上时如喇叭口的形状。 2.上肢运行路线。两臂由腹前向两侧抬起,沉肩、坠肘、屈腕至比两肩略高时,坐腕舒指,两臂下落直至腹前;然后重复刚才动作,但到比肩略高时不停,直至头顶上方,再放松下落。应把握的重点是:上肢运行路线比较简单,基本是按照“起——落——起——落”为一个动作周期进行循环。要注意两臂上举时,力从肩发,先沉肩,再松肘,最后提腕,形成手臂举起的蠕动过程;下落时,先松肩,再沉肘,最后按掌于腹前。 3.下肢运行路线。首先两腿微屈,一腿提膝至大腿水平,脚尖自然下垂,另一腿自然站立;然后提膝腿下落,脚前掌点地于支撑脚一侧,身体重心位于支撑脚上;接着提膝腿脚尖离地,提至大腿水平,脚尖自然下垂,而支撑腿继续站立支撑;最后提膝腿下落至支撑脚侧,与肩同宽,两腿微屈,准备下一动作。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配合手的动作,在一个动作周期内按照提膝、点地、提膝、落地的顺序进行。注意支撑的稳定性。 (二)精神劲力 屈膝独立,铁爪生根于地,翅膀上下翻飞,或平举,或高举,起落之间,两翅括八荒之清气,囊四方于胸中。呼吸之际,胸罗万象,似含天地于其中,入为百道清泉流诸经络汇注丹田,出为如芝兰之气呵为朝霞化成瑞气。 (三)呼吸配合 鸟飞动作同样遵循“提吸落呼、开吸合呼”的呼吸方式,两臂上提、两手张开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展胸,实腹敛臀;下落时放松呼气,微含胸廓。 (四)易犯错误 1.两臂伸直摆动,动作僵硬。2.身体紧张,站立不稳,呼吸不畅。3.手脚变化配合不协调,不能同起同落。4.两臂侧举的动作幅度不够大,没有尽量展开胸部两侧;两臂下落内合时没有尽量挤压胸部两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