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猿提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变化。手掌在腹前要稍外展,手指伸直分开,接着要有一个速度稍快的屈腕撮拢捏紧的动作,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勾手在胸前要慢慢地变成掌,然后轻轻下按。应把握的重点是:“掌”和“猿钩”之间的变换。 2.上肢运行路线。身体放松,两手在体前,手指伸直分开,再屈腕撮拢捏紧成“猿钩”,两手上提至胸,两肩上耸内扣,两肘下垂,虎口相对,然后肩部放松下沉,勾手变掌,缓缓下按至腹前。应把握的重点是:上肢运行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两臂的提起、下落都要循着一条直线,速度要均匀。 3.头部、身体和下肢的运行路线。两掌上提至胸,两肩上耸,收腹提肛,同时脚跟提起,待头向一侧转动再转正后,两肩下沉,松腹落肛,脚跟着地。头部的运行路线是由中间向左(或右)巡视90度角,然后转正。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运行主要集中在提肛上,提肛收腹,头往上顶,然后落肛松腹,全身放松下落。路线是垂直于地面的一条直线。脚的变化主要是提踵,下落,也是沿着一条直线在进行运动。 (二 )精神劲力 猿猴机警敏捷,灵巧过人,闻听风吹草动,全身蓄势待发,提爪胸前,团胛缩肩,脚踵离地,左右逡巡,直欲奔去;发觉一场虚惊时,于是肢体放松,脚步落实,利爪下按,神态安详。缩项、耸肩、团胸时,挤压胸腔和颈部血管;伸颈、沉肩、松腹时,扩大胸腔体积,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提踵直立,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三)呼吸配合 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 (四)易犯错误 1.脚跟离地后,重心不稳,前后晃动。2.耸肩不够充分,胸背部和上肢未能充分团紧。3.掌指撮拢变勾,速度太慢。4.没有按耸肩、收腹、提肛、提踵、转头的顺序上提重心。耸肩、缩胸、屈肘、提腕不充分。 
猿摘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变化。掌变勾手是摘桃动作,勾手变握固是握桃动作,握固变掌是托桃动作。应把握的重点是:猿提动作的手型在掌、钩和握固三者之间进行变换,掌变勾手时动作要稍快,其余变换可以徐徐进行。 2.上肢运行路线。动作起始,左腿后撤,左手成勾手放于腰间,勾尖朝后,右手前伸,掌心向下,自然放松,意为猿猴伸展肢体,预备活动;接着右手掌心向下向后,在体前划弧后摆,并向上摆至头侧,与太阳穴同高,掌心向内,意为猿猴摆动手臂,配合身体左顾右盼;其次掌心向下,手臂伸直下按,意为猿猴抓住树枝;接着手臂在体前划弧,右摆至身体右侧,同时左臂伸开,勾手变掌,从后侧向上、向前、向右伸展,然后两掌同时扣腕、捏拢成勾手,意为猿猴荡过树枝,伸展手臂,握住鲜桃;然后左手变为握固,曲肘回收,右手向下、向左摆动,边摆边由勾手变掌,意为摘下鲜桃,握紧回收;最后左手掌心向上、虎口朝后,曲肘置于身体左侧,右手掌心向上,虚托于左肘之下,意为掌托鲜桃。应把握的重点是:上肢运行的路线、方向比较复杂,有屈伸、有直摆、有下按、有上挥,左右运动比较对称,运动方向基本上在左右45度夹角之间。 3.下肢运行路线。动作开始,左腿向左后方撤出、右腿屈膝成弓步;然后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脚尖翘起成虚步,接着右脚轻轻抬起落于左脚脚前掌右侧,左右相距约有一横脚宽;接着右脚向右前方伸出,脚跟着地,继而过渡到全脚掌着地,重心随之移到右腿,同时慢慢由屈膝变为伸直,并变为脚尖点地;然后左脚落实,左腿屈膝后坐,重心置于左腿,同时右脚脚前掌翘起成虚步,接着抬起回收,放于左脚右侧,相距同肩宽。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动作有进有退,以退为主;有屈有伸,以屈为主,注意退步与手型、身体的配合。 4.头部和身体的运行路线。动作开始,随着撤步,身体朝向右前方,接着身体转向左前方,目随手动,头部从注视右前方,慢慢地转向左后方,然后再转向右前上方;然后低头看手,身体转动90度,同时头部跟着身体一起运动,转向右前方;最后身体转正,头部转向右,注视左手。应把握的重点是:头部动作主要体现在眼神的变化上,是猿摘动作精神的表现,而身体的朝向,则决定着动作的运动方向,主要在正向和左右45度角间进行变化。 (二)精神劲力 密林之中,果树之上,一只猿猴,精神饱满,灵机无限,左顾右盼,寻找果实,忽而发现远处树叶掩映之处藏着一枚鲜艳的蜜桃,于是按掌抓住身旁的树枝,借力一荡,猱身而上,舒展肢体,扣腕摘果,摘桃在手,屈身后坐,手托鲜桃,注目细看。 (三)呼吸配合 猿提动作的呼吸方法以自然为主,可以配合两次呼吸,同样遵循“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退步时,身体舒展打开,配合吸气;按掌时,转头向下,配合呼气。上步时,含胸吸气,蓄力待发;后坐时,全身放松,舒胸呼气。 (四)易犯错误 1.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够协调。2.摘桃时,手臂向上直线推出,“猿勾”变化的时机掌握不准。3.眼睛左顾右盼时没有表现出猿猴灵敏的眼神。4.蹬腿迈步、向上采摘时肢体没有充分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