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身,是健身气功三调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三调的基础。古语有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必散乱。”说明了调身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健身气功锻炼中应正确掌握调身的要领和方法。本人在练功与教学中体会到健身气功的“调身”有以下要领: 1.虚灵顶劲 头部为人的一身之纲领,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虚灵顶颈在调身中甚为重要,对它的练法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本人认为只要下颌微收、百会轻轻向上领起,就有利于真气的运行。当然,这样做是在颈部自然放松、头自然正直的状态下完成的。百会向上领起之意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用意太过易僵,不及则易懈。 2.眉心舒展 眉心,指两眉之间中点的连线处。从中医穴位的角度说这个地方叫做印堂穴,主要具有清脑明目,通鼻开窍,安神益智的作用。在气功理论中,眉心属于上丹田,古语有云:“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脑为髓海,上丹田。”眉心舒展对于尽快地进入练功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3.垂帘内视 垂帘,指两目半开半闭,微闭双目。内视之内,是指人体内部;内视之视,是指练功时自我保持的意念。内视有利于气功锻炼中排除杂念,净化大脑,入静而守神。古人认为,人身之神出入目中,五脏精华亦聚于目。通过意守时两目内视,使神不外漏,且意念集中,易于入静。 4.舌顶上腭 舌顶上腭,一是可以加强津液的分泌。津液是人身之宝、有“气是添年药,津是续命芝”之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口中津液含有人体必需的氧化酶和激素成份,对调整机体、增进消化、防癌均有益处。二是通过舌自然微卷,轻抵上腭,即所谓的搭“鹊桥”,可以沟通任督两脉,利于气血的周流。 5.面带微笑 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方法。人在笑的时候,大脑进入一种无杂念的状态,几乎处于一片空白,能使人从紧张的状态中释放出来。科学实验证明,“笑是减轻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通过消除神经紧张,使肌肉放松。 6.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要求习练者在习练时两肩关节放松下沉,两肘关节下垂放松,以避免肩关节、肘关节及周围肌肉的紧张。两肩放松,两肘自然下垂,有利于运达手三阴、手三阳之气。 7.含胸拔背 即练功时胸部放松稍内含不外挺,背脊伸直不紧张,这样的姿势有利于任督二脉气血的畅通。胸要自然内含,使脊背正直,身体平稳,有助于真气的运行。 8.松腰松腹 古语云:“腰为肾之府,命门之宅,腹为练气之炉。”,腰腹又是通脉运气之要关。腰腹放松有助于练气和运气,并利于尾闾保持中正,任督二脉保持畅通。 9.收臀松膝 收臀可使脊柱竖直,有利于真气运行全身;松膝则能运达足三阴、足三阳之气。 10.十趾抓地 脚趾为足三阴、足三阳经交会之处,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练站式时脚要平踏,且脚趾扣地,以利于身体稳定,真气上行。 11.塞兑返听 塞兑,是轻合其嘴,不可咬牙紧缩。返听,是使听觉归于自身以断外缘。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使嘴微闭,使听觉反归自身,以绝外缘,利于练功入静。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习练中最基本的要领是放松、入静和自然,而放松是入静和自然的前提和基础,这里的放松指身体放松和精神放松两方面。调身有助于入静养神和意守,如果在练功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上调身要领,对于尽快入静,进入到气功状态是很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