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筋经“功法操练”阶段的教学 “功法操练”阶段的教学,是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教学过程的初级阶段,该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按教学进度的需要以相对较短的教学时间,让习练者较快地掌握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各势动作,对各势动作的掌握要求达到准确、规范、熟练,在动作节拍的导引下能独立完成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势动作。使习练者通过此阶段的学习,达到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团结互助精神的目的。 (一)准备活动 健身气功锻炼的特点讲究清静、自然,在松静柔和中改善人体内环境,增强人体体质。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的准备活动与常规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同,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不宜采用快节奏的活动内容,宜采用缓慢、柔软的徒手运动,和调整身心的基本站庄,与其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性。在“功法操练”阶段,习练者的心理不够沉稳,准备活动可增加趣味性,以及常规的热身活动,以保证习练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当习练者已经学习了当健身气功•易筋经的部分功法后,也可将所学内容简编成徒手操,既可复习、巩固上次课的内容,又可为下一步的习练做好课前的热身运动,避免软组织损伤的发生,和因软组织的僵滞而影响功法动作的学习。 (二)启示教育 为了让习练者对健身气功•易筋经有清晰认识,对功法有完整的动作概念,在实际教学时,首先要向习练者简要地介绍具体功法名称等。如易筋经的“易”字,上“曰”下“勿”两字构成,即“易”字由太阳和月亮构成的一对不断运动变化的阴阳太极。故易筋经的“易”字表示的是运动;“筋”是一种俗称名,它是指人体肌腱等软组织;“经”是经典性的意识。其次要从健身、中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角度简要地阐释功法特点等。此外要在健身气功•易筋经音乐的伴奏下,给习练者作简单、直观的功法动作演示。演示中同时介绍动作名称、作用等,讲解须简明、扼要,以便习练者观摩中能够思考、联想等。重复动作只作一次演练,化繁为简。避免功法演示的时间太长,使得习练者长时间站立静止不动,产生身体和心理疲劳。 (三)集体学习 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将整个功法套路分解为十四个势动作,按照动作的顺序再作“操练化”动作分解教学。教学时,教师首先是面对习练者做单势动作的完整示范,示范要在自我口令节拍的导引下完成,示范必须准确、规范、大方,给习练者一个完整的“操练化”动作印象。必要时须做完整的侧面或背向示范,以便习练者看清身后动作。其次,在单势动作学习前,对每势动作的传统名称与传统哲学相关的阴阳、五行等基础知识需做简要讲解,与历史典故、中医知识、武术常识等有联系的需做简单介绍。如“韦驮”的典故;“九鬼”表示数术与自然的阴阳含意等。目的是向习练者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中医理论、传统武术、人文典故等知识,培养学员的民族感。讲解要简单明了,突出重点,不能拖泥带水。在习练者习练时,教师要在口令节拍的同时做“功法操练”动作示范,对习练者动作须严格要求,使习练者在示范与要求的提示下,掌握动作难点,做到各节拍动作准确、规范。对错误动作,必须即刻进行纠正,以免形成不良习惯。 (四)分组学习 为了培养习练者的独立练习能力,教学便转为习练者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中要求习练者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对待错误要求相互指正与交流,在自主学习中熟练单势或套路动作的“功法操练”练习。教师在分组教学中巡回指导,帮助习练者指出、解决问题。
二、“口令引导”阶段教学 “口令引导”教学,既是为了巩固、提高健身气功•易筋经技术动作,又是功法柔和缓慢的动作演练过程。该阶段的任务是要求习练者由机械性的动作练习,在教师口令的引导下逐渐转为柔和缓慢的功法演练,熟练功法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功法动作的技术要领,能独立演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同时锻炼习练者自我心理调控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等。 (一)集体练习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引导”阶段的集体练习,是在习练者能独立完成“功法操练”整套动作练习后,再进行新一阶段的集体教学过程。教学中采取的手段是先分段练习,然后由分段逐渐相加至整套动作练习,练习时教师口令词导引同时配合动作示范,注重在口令词导引练习中矫正动作错误。习练者要在教师口令的导引下,根据口令的急缓、轻重及语调的高低等节奏变化,基本掌握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的演练,同时进一步地掌握功法动作及其要领。 功法分段集体练习,是将整套功法按照动作的先后排列顺序划分为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由连续的不同单势动作组成。集体导引练习中先练习第一个段落的5个单势动作,经教师多次集体口令词引导,习练者已基本熟悉了功法动作的缓慢轻柔练习,习练者集体练习便进入第二段落的功法口令引导。习练者在集体学习中,一旦熟悉了第二段的功法动作练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通过口令引导衔接起来练习,以巩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动作技术练习。当习练者在教师的口令引导下熟悉了第三段动作的练习时,又可直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衔接起来练习,以巩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动作技术练习。最后把第一至第三段串联起来,再作完整套路动作的口令引导练习,如此反复数次。 在段落练习中,如有个别习练者出现动作错误,教师要借助口令词导引的作用,针对习练者的动作错误给以具体提示,及时地矫正其动作的错误。当习练者出现某个动作有较普遍性的不规范或动作不到位,教师可针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重复示范和口令引导提示练习,直至错误动作得以矫正。在口令引导练习中矫正错误动作时,对错误动作的提示口令声音要洪亮,吐词要清晰,语调要突出,让习练者意识到老师正在强调该动作的正确要求,使其注意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并及时进行自我矫正。 (二)分组练习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引导”阶段的分组练习,是习练者通过教师口令词导引集体练习后,能将功法各段落或完整套路练习基本做到柔和缓慢的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巩固集体练习结果的教学过程。教学中采取的手段是分组轮流演示和分组集体练习,练习中由教师或习练者代表作口令引导。分组练习要求习练者相互发现问题和矫正错误,培养习练者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友爱,互助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分组练习中的轮流演示,是集体分段练习和集体完整套路练习后,按照队形的横排数分组进行的小组轮流演练。演示前,对观摩组的习练者提出要求,必须认真观察演示组人员的动作演示,要在观摩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要求观摩组人员在演练后必须对演示组人员的演示进行演练点评,指出演示者存在的具体问题或错误,并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予以矫正或讨论交流。分组轮流演示时,教师给演示组作口令引导,在口令引导中要观察演示组的演示情况,了解演示人员在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留意观摩组的个别人员不认真观摩演示的现象,一旦出现谈天说地等注意力分散情况时,要督促他们注意观摩学习。在整个轮流演示练习后,教师要对整个演示练习的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评议中要充分肯定和指出演示人员的正确动作,帮助大家增强自信心,巩固正确的动作意识,调动习练的积极性。此外,对具有共性的不足要进行简单的动作分析,以规范其动作。如演练中动作常有不够轻柔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动作的用力和放松不是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习练者在动作用力与放松之间应逐渐的变换肌肉张力,做到相对的轻缓柔和。 分组集体练习,是习练者经过口令引导集体练习和分组轮流演练,已基本掌握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动作的连贯练习后,再以队形的横排小组为单位分散集体练习。分散练习中各小组围成圈,可选一位习练者作口令引导练习,也可集体共同作口令引导练习。习练者通过自我口令引导练习,既培养了习练者的口令组织能力,又强化、巩固对此组动作的名称、要领、节奏的掌握,便于较快的掌握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练习。练习中要求习练者之间相互交流、指正动作,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功法动作的演练水平,培养习练者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分组集体练习时,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帮助习练者作口令词导引练习和矫正错误动作。 (三)独立练习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词”阶段的独立练习,是习练者通过分组集体练习,已基本掌握功法动作的呼吸自然、柔和缓慢、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等演练特点后,再进行集中个人独立练习,以巩固、提高动作技术,培养习独立演练的能力。教学中采取习练者独立自我口令引导功法练习,教师在巡回中进行动作技术、要领等指导。练习中要求习练者能自我调控注意力的集中,做到身心合一。练习中可安排练习较好的习练者进行独立练习演示,以调节习练气氛,调动习练者的积极性。此外习练者通过观摩他人的功法演示,起到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自如演练”阶段的教学 “自如演练”阶段的教学,是借助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动作要领提示音乐和功法演练等音乐的播放,引导习练者在健身气功•易筋经的演练中做到调体、调息、调心和谐统一,达到健身气功•易筋经“自如演练”状态的过程。该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巩固、提高习练者功法技术动作,借助音乐中的动作提示帮助习练者熟悉动作名称、动作要领等,同时要求习练者由身心相对散乱的功法演练态到在音乐的诱导下逐渐达到身心合一的“自如演练”状态,由动作提示音乐诱导逐渐过渡到无诱导下的独立练习。通过此阶段的教学,使习练者了解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练习方法,并培养习练者自我心理调整控制能力,陶冶习练者的情操。 (一)动作提示音乐引导 动作提示音乐,是健身气功•易筋经演练音乐配上功法动作提示口令的音乐。在“自如演练”教学阶段,首先借用动作提示音乐诱导习练者练功,是因为习练者在教师以口令词诱导练习后,已具有了基本的“自如演练”意识。所以要让习练者脱离教师口令词与动作示范的引导,进行相对单纯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提示音乐引导,通过音乐使习练者感受到轻松、舒适、安宁的习练气氛,在宁静、平和中通过动作提示的诱导,进一步的记忆功法动作、动作名称,熟悉动作要领与动作要求。 此时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在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提示音乐引导下,习练者集体进行功法练习。音乐引导下集体练习的初期,由教师示范领着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让习练者了解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导引的节奏快慢,应如何与音乐中的动作提示节奏相配合,帮助习练者熟悉音乐中的动作提示语。在习练者熟悉了动作提示音乐后,集体练习时可以选择功法演练较好的习练者,在队形的前面带领大家练习,为功法动作尚不熟练的习练者起到动作示范提示作用,同时也培养习练者的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教师主要是巡回辅导,帮助个别习练者掌握动作要领,矫正动作错误,督促习练者的注意力集中,同时组织安排和具体指导示范演练。 在集体练习中教师对习练者要有明确的功法演练要求,不但身体动作要做到刚柔相济,松静缓慢,呼吸自然,人的精神意识必须融入演练之中,进入“自如演练”演练。 (二)民族古典音乐诱导 民族古典音乐,是指没有动作提示词的健身气功•易筋经演练音乐,以及教师所选择的适合于功法练习的民族古典乐曲。采用民族古典音乐诱导习练者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是“自如演练”阶段教学的第二个步骤,是习练者在动作提示音乐引导练习后,已基本掌握了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动作、技术要领与要求,再进行没有功法名称、动作过程、技术要领等提示词的音乐练习。此步骤的教学主要是加强、巩固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技术动作,培养习练者自我心理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诱导习练者进入气功状态练习。 该步骤的教学仍以集体练习为主,因为完整套路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按照健身气功•易筋经的演练音乐练习,一遍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一次90分钟的课大约只能反复练习4次,所以集体练习是该步骤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民族古典音乐的引导练习,首先选用的是健身气功•易筋经演练音乐。健身气功•易筋经演练音乐和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提示音乐是一样的乐曲,习练者动作提示词音乐引导下练习功法,熟悉该乐曲。在熟悉的音乐引导下练习,音乐对习练者的动作可起到条件反射的作用,帮助习练者记忆、完成功法动作的练习,培养习练者的“自如演练”状态。在此状态下,教师再选用一般的民族古典音乐练习,使习练者能相对自由的练习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进一步培养、提高习练者“自如演练”状态练习的水平。习练者练习时,教师仍然是巡回辅导,帮助习练者提高动作技术,掌握动作要领。 在该步骤的教学中,要求习练者在集体练习中各自独立自由练习,练习中不受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受时间的限制,要做到身心合一,在享受中演练,在自我快乐中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