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知识 > 正文
大脊柱运动理论在健身气功锻炼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1-31 来源: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作者:王言群 马艳 字体:

脊柱运动以及脊柱保健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健身气功也十分重视脊柱的运动和锻炼。本文结合具体几个动作来谈谈“大脊柱运动”理论及其在健身气功锻炼中的运用,与广大健身气功爱好者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大脊柱运动理论的简析

提起“脊柱运动”,大家普遍想到的还是解剖意义上的“脊柱”的运动,即由33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人体脊柱,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这里提出的“大脊柱运动”是基于人体运动的整体性来讲的,大脊柱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含义。

第一个层面的“大脊柱”,就是将头和骨盆作为“大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意义上的脊柱运动的两个最重要的运动节段是颈椎和腰椎,从大脊柱运动理论的角度来讲,颈椎和腰椎的动作与头和骨盆的动作是一致的。如,低头的动作与颈椎前屈的动作是一致的;抬头的动作与颈椎后伸的动作是一致的;腰椎后伸的动作与骨盆前倾的动作,也就是“翘尾”的动作是一致的。所谓的“尾闾内收”、“骨盆后倾”和“收腹敛臀”都是腰椎的前屈,只是叫法不同,意念的关注点有所区别而已。

第二个层面的“大脊柱”,就是将上肢和下肢分别看做是头和骨盆的延伸。从第二个层面的大脊柱理念来讲,通过肩关节与胸廓相连的上肢,是与肩、胸、颈和头构成了一个整体,是“大脊柱”的“头”的延伸和标志;通过髋关节与骨盆相连的下肢,是骨盆的延伸和标志。也正是因为,上肢与肩、胸、颈和头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从第二个层面的大脊柱概念来讲的“大脊柱”运动的核心是骨盆与胸廓之间的连结,即“腰”。

二、大脊柱运动理论在健身气功锻炼中的运用

1、大脊柱运动理论在掉尾势中的运用

易筋经以“抻筋拔骨、易筋洗髓”的“壮力功”著称,“掉尾势”是经典动作之一。掉尾势的动作要领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把动作做到标准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因为动作对腰、腿、脊柱的柔韧和力量素质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掉尾势的主要动作要领有两个,一是两手下按的“体前屈”动作,二是头尾左右相向转动的“掉尾”动作。《健身气功•易筋经》在解析掉尾势动作时非常简洁明了。描述两手按地体前屈的要领有两个关键词——“塌腰”和“抬头”;描述头左右侧屈“掉尾”的一句话,“头向左(右)后转,同时,臀向左(右)前扭动”。古本的易筋经的掉尾势口诀是:“膝直膀伸推手至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

从“大脊柱运动”的理念对掉尾势动作进行如下解析。

先看“体前屈”。从大脊柱运动第一个层面来讲,掉尾式“体前屈”的要领是——翘尾抬头。翘尾可以称之为伸尾,是骨盆前倾的动作,也就是一个“塌腰”的动作,“翘尾”、“伸尾”、“骨盆前倾”和“塌腰”动作是一致的,是腰椎的“后伸”。抬头的动作就是颈椎的“后伸”。在做本动作时,意念关注头与尾的遥相呼应,头去感知尾,尾去感知头,从而使得“大脊柱”尽力后伸。从大脊柱运动第二个层面来讲,掉尾势“体前屈”的要领是——“直膝翘尾”和“伸臂抬头”。“直膝”既是动作要领要求,即膝关节要伸直,不能弯曲,也是腿后伸、后蹬的用力动作。“翘尾”是“直膝翘尾”的核心,“直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翘尾”,“直膝”的腿后伸之力是“翘尾”的力量源泉之一。“抬头”是“伸臂抬头”的核心,“伸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抬头”,两手用力下按的“伸臂”之力是“抬头”的力量源泉之一。

再看“掉尾”。两手下按“体前屈”动作是“掉尾”的准备姿势,既是做好“掉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练好掉尾势的基本功。如果这个动作做的不到位,尾就难以“掉”起来,掉尾势的锻炼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难以起到其动作设计的锻炼目的。从“大脊柱运动”第一个层面来说,“掉尾”的动作要领就是——“掉尾转头”,或者是“转尾转头”。在保持“翘尾抬头”的基础上,尾左(右)转,然后头左后(右后)转;先转尾,后转头,以转尾带动转头;转尾实质是腰椎在后伸的同时侧屈,转头实质是颈椎在后伸的同时旋转。从“大脊柱运动”第二个层面来说,动作要领是“直膝转尾”和“伸臂转头”。“直膝”是为了更好的“转尾”,“直膝”是“转尾”的力量源泉之一。从下肢是骨盆的延伸的“大脊柱理念”的角度来讲,“直膝转尾”是一个整体,是整体的“尾”的动,是“骨盆”的动。“伸臂”是为了更好的“转头”,“伸臂”是“转头”的力量源泉之一。从上肢是头的延伸的“大脊柱理念”的视角来讲,“伸臂转头”是整体的。

2、大脊柱运动理论在昂首势、抻腰势中的运用

“大脊柱运动”的理念在健身气功其他的动作中也有体现,也可以用来体会和解析动作要领,如健身气功•大舞。大舞的昂首势和抻腰势与掉尾式的两手下按的“体前屈”动作要领是一致的。昂首势的核心动作是“昂首翘尾”,“昂首”就是抬头,“昂首翘尾”就是“翘尾抬头”,与掉尾式的“体前屈”要领是一致的;抻腰势的核心动作之一是“虚步昂首”,要领是“翘臀、塌腰、挺胸、抬头”,其实质就是“翘臀抬头”,也就是“翘尾抬头”。

3、大脊柱运动理论在鸟伸中的运用

鸟伸的关键动作有两个,一是两手上举的“鸟伸”,另一个是单腿后举的“鸟伸”。两手上举的鸟伸要领是“提肩,缩项,挺胸,塌腰”,从“大脊柱运动”的第二个层面来讲,提肩、缩项、两手相叠的上举动作,是两手与肩、胸、颈和头构成了一个整体,是“大脊柱”的“头”的延伸和标志,可以用相叠的两手来标志大脊柱的“头”,塌腰就是翘尾,因此,两手上举的鸟伸要领可以表述为“抬头翘尾”。这时,意念关注相叠的两手和尾,相叠的手是大脊柱理念的“头”的标志,翘尾、塌腰、挺胸、提肩缩项,两手相叠上举,“头”(手)与尾遥相呼应。单腿后举的要领是,单腿向正后方抬起,然后“抬头,伸颈,挺胸,塌腰”,下肢通过髋关节与骨盆相连,从“大脊柱运动”理念来讲,后举的脚就是骨盆的延伸和标志,后举的脚就是“大脊柱”的尾,翘尾后伸的脚与头相呼应,意念关注头和尾(这里就是后举的脚)。

三、结语

所谓“大脊柱运动”理论,其实质是基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躯干的整体性和人体全身的整体性理念的,健身气功的动作练习注重人体运动的整体性、注重脊柱的锻炼,在健身气功锻炼实践中,广大练习者应该学会运用“大脊柱运动”理论,注重动作的整体性,从而更好的掌握动作,提高锻炼效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