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知识 > 正文
两汉时期的气功
发布时间:2016-12-20 来源: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作者:健身气功杂志 字体:


  气功到汉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功法上更加具体,表现在理论上更加丰富。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一幅珍贵的帛画《导引图》(图),图中绘有44个各种不同人物的运动姿态,有伸屈、体侧、腹背、转体等动作,既有立势又有坐势,既有徒手动作又有使用器物的动作,许多动作是模仿动物形态而来,也有配合动作的呼吸吐纳,部分导引术式的图旁还标有所治病症,充分反映了当时气功发展的水平。

华佗不仅在祖国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气功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东汉末年,华佗的导引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编创了虎、鹿、熊、猿、鸟五禽戏,将单一的导引术式编排为完整的导引套路。

东汉是中国道教产生的时期,也是佛教东渐初期。道教在这一时期所著的《太平经》等反映了不少气功内容。佛教的传入,使佛家一些修持方法和我国古代气功的修身养性结合,从而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生命之学,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推动了气功的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