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每当谈论起健身气功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时,不少人都会表示认同。但每当邀请他们参与健身气功习练时,却总有那么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说自己工作很忙、缺少练功时间。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健身气功并不复杂,学练起来也不艰难,只要每天坚持,即使随时随地地锻炼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健身气功锻炼融入到生活中来 在生活中养成练功的习惯。健身气功的一些动作来源无意识的人身自保动作。譬如,易筋经中的韦陀献杵第三势、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五禽戏中的虎举,就是源于人体胃气不舒时不自觉出现的打哈欠伸懒腰的动作。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健身气功来源于生活,当然习练健身气功也应该生活化、习惯化,在生活中养成持久练功的良好习惯,就像我们每天早起要刷牙和洗脸一样,偶而没有刷牙、洗脸,一天都会感觉不舒服。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象唐僧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一样,特别是克服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的很多疾病来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祛病强身自然需要时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嗮网,更不能临时抱佛脚。 生活中如何练功?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在我们等公交车或排队买饭时,就可以练练站桩。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自然下垂或者放在其他地方都可以,关键是把躯干调正一些,能挤出多长时间就站多长时间,这样的站桩不仅不浪费时间,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再譬如,在电脑前工作时间久了,身心感到疲乏,这时我们既可以坐着椅子上练练左右开弓似射雕的上肢动作开合一下心肺,也可以做做鹿奔里的尾闾前扣和鸟飞里的尾闾上翘动作,两个动作都不需要站起来完整练习,仅仅是尾闾的前扣、上翘就可以很好地调节脊柱了。随时随地的练功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把功法里适合自己的动作抽出来练习就行。其实,任何人只要懂得了化整为零的健身道理,对功法动作的灵活运用,都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锻炼。 在养成随时随地锻炼功法动作的同时,如果还能养成用意的习惯那就更好了。这里说的意,除了功法固有的“意”外,还要有主动去体会锻炼的穴位及涉及经络所在部位感觉的习惯,这个习惯也被称做“体认”。习练者在做每个动作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体认”,这也是健身气功动作缓慢原因之一。如易筋经中韦陀献杵第二式的动作,两臂平举撑开的主要作用是打开手三阴经,我们在生活中似乎也经常做这个动作,不也可以打开手三阴经吗?可为什么没有达到健身的效果呢?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动作虽然做到位了,但“意”没有到,没有主动注意两手小臂有麻、酸、涨的感觉和两腿内侧的感觉。我们常说意到气到,气为血之帅,“意”不到气血就不能很好畅通,所以,健身气功的功效是平时劳作和其他体育运动无法替代的。生活中用意的主要方法是做到意念专一,即全神贯注的做好一件事情,而不是手里做着这件事情,心理还想着其他的烦心事。除非你是一个天才,否则心理杂七杂八的乱想,不得心理疾病才怪呢! 生活中养成“找乐”的习惯。“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决不能让不如意的事情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情绪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们练功的效果。本人曾经有幸偶遇潘渭宾先生,潘老是军旅画家,有江南一支梅的美称。当时已91岁高龄携夫人去济南旅游,本人出于好奇向其讨教长寿秘诀时,老先生只讲了两个字“找乐”。老先生曾游遍大江南北,向其询问哪里风景最好时,却说江南的小桥流水,塞北的银装素裹都很好,也就是说记忆里从不保留不好的风景,否则会影响其旅游的情绪。这让我感触很深,不良的情绪就象电脑中的病毒,而我们的大脑就好比电脑中的硬盘,它能储存很多东西,但是不能什么都往里存,一旦储存了病毒,电脑很容易瘫痪,所以我们在储存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并且要经常杀毒,把病毒从硬盘中删除。所以,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记忆进行梳理,把影响情绪的元素,象扫垃圾一样,从记忆中扫除,做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把欢乐永远留在记忆里。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时时找乐,事事找乐,养成找乐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这也正是健身气功三调中的调心的要求。 在习练健身气功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很多的疾病都来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利用练功和找乐的习惯,改掉并替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心态的习惯,就会逐步领悟到健身气功生活化所带来的不尽好处和乐趣既做到愉悦心身,又做到练功与生活两不误,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