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竞训保障 > 正文
十年来时路:匠心十年,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19-04-18 来源:青岛训练基地 字体:

 

201061-3日,“盛世杯”首届城市俱乐部帆船公开赛(英文简称CCOR)在奥帆中心海域举行,总共11支队伍参赛。虽然首届比赛就列入世界帆联赛历,但当时的组织者和参赛者对于十年后CCOR的样子,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十年过去,CCOR已与“中国杯”分别擎起中国帆船南北总舵主的大旗,自身更是成为北方一枝独秀的大型国际帆船赛。拥有十年发展史和业内巨高评价的CCOR见证了奥帆赛后中国帆船的每一点进步,也经历了这片海域大大小小的浪涛,却始终保有第一届比赛所倡导的“纯粹”精神。探究CCOR的发展史,你会得出一个结论:能够支撑起这一精神的,唯有十年磨一剑的匠心。

较真,细节乃品质

由于第九届CCOR举办时间调整的原因,第十届CCOR的筹备周期短了不少。赛前一个月左右的一天,中航校校长办公室里召集了一次电视电话会议,参会的除了中航校的主力团队,还有上海和北京的合作方,讨论的问题具体到场地搭建方案和宣传推广细节。这样节奏紧凑的会议在CCOR筹备过程中十分常见,能让人感觉到赛事追求细节和品质的传统。

    “说实话,第一届举办的时候我们的压力还不是很大,真正的压力其实是从第三届开始的。”中航校培训处办公室内,别号“七处”“八处”的两名处长王承海、王树建对第一届CCOR的参赛选手仍能点出名字,“从第三届开始,我们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扩大了,涉及到方方面面协调的事情也突然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前面的比赛不投入。年轻的同事依然记得,最早的几届比赛并没有全校总动员,而是由帆船训练处牵头办赛,“很多具体的活都是两位老处长亲自干的,比如亲自往会场搬椅子摆椅子,船到了,亲自开叉车装车、卸车。”而由于场地管理方面的原因,装卸工作一般都是在夜里进行,因此,干完活睡在码头小屋里的事情常有。

CCOR迎来第十年,“七处”“八处”则将迎来退休。对于十年办赛的甘苦他们觉得没什么好说,反而对于“有个日本女孩几乎每年都来参赛”这样的细节印象深刻。

长情,一路共成长

CCOR得益于创始团队的国际化视野,从最开始就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意识和行动。上海GSE智烽体育一直为CCOR做赛事推广方面的服务,至今已合作十年,青岛沛诺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曾经为比赛的推广和现场活动管理服务了八年。CCOR与合作团队的这种“黏性”,体现了赛事一种很特殊的气质——长情。

说到CCOR,上述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和CCOR共成长。吴桥2008年奥帆赛期间开始与青岛帆船圈接触,奥运会之后,吴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智烽体育。2010年,后奥运时期帆船运动在青岛开始阔步发展,第一届CCOR起因于航校刚进了十条珐伊26,打算搞个比赛。吴桥回忆,第一届CCOR是在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然而激情爆棚的情况下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他说,他的公司从帆船起步,如今又拓展到羽毛球、网球等多个领域,规模也从当初的不到十人发展到数十人,CCOR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意义。

沛诺的老板毛娜刚好是从2010年开始创业,真正实现了公司和CCOR的共同起步共同发展。“自从有CCOR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我们熟悉CCOR所有的精神、所有的基因、所有的人。”回忆起大家满怀激情创办第一届比赛的情形,毛娜说,“CCOR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第一届比赛,资金短缺,刚刚创业的毛娜为了让比赛做到想要的水准,自掏腰包支持比赛,成为创始团队极为关键的一环;第四届比赛,忙活在现场的毛娜其实是名孕妇;第五届比赛,在运营计划遭到恶劣天气威胁的情况下,毛娜和团队急中生智推出“雨中party”,至今仍是CCOR运营史上的经典……

无论经费有多紧张,始终不降低赛事标准,始终贯彻赛事的精神内涵,能做到这些让毛娜和吴桥感到自豪。正如毛娜所说,在和CCOR一路共成长的过程中,她始终为航海精神所激励,而从当年公司不足6人到如今北京、上海设立分公司,员工数百人,恰好说明了这种成长轨迹。

坚守,锁定一百年

当你听到有人说要做百年赛事的时候,你最大的可能是不把这句话放心里,而当你听见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者跟你描述百年赛事,你会不自觉地肃然起敬。“我们今年都要退休了,说实话,我们看不到CCOR一百年的样子,但是我们希望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看到CCOR的比赛。”不善言谈的“八处”王树建语言朴实无华,然而航海人内心深处的激情显而易见。“七处”王承海亲自参与过庆香港回归环中国海大帆船赛以及其他一系列大型赛事的筹备,对于CCOR自然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初为了固定下来比赛时间,费尽了功夫,要综合考虑气候、水文、台风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他希望,CCOR始终能作为国内帆船界的一个标杆赛事存在。

    

由于CCOR是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所打造的赛事,创始和组织团队既是航校工作人员,又往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CCOR无论是从赛事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专业性上,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思考和追求。打造百年赛事,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脱口而出的美好愿望,然而对于已经扎扎实实搞了十年比赛的团队来讲,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很深刻的动力。CCOR十年,迎来了“关键的转折期”,在顺利达成“做国内最专业的帆船赛事”这一目标后,如何迎来新的突破,是整个团队都在考虑的事情。

中体产业的介入恰好为CCOR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根据约定,中体产业将与CCOR先期进行五年的合作,双方期待,在合作的过程中,CCOR能够顺利实现严肃赛事向商业赛事的过渡。“这是基于CCOR赛事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综合考量。”正如双方缔结合作关系之初所言,中体产业是国内最大的体育上市公司,在马拉松、自行车赛等体育领域办赛经验、商务开发、国际体育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体育产业运营实力雄厚,战略目标明确,相信值此CCOR关键历史节点,双方的合作会带来非常可喜的效果。

从第一个十年航向第一个百年。这是CCOR的梦想,也是CCOR的底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