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竞训保障 > 正文
伦敦之行,见证中国帆船运动迈向新起点
发布时间:2012-08-27 来源:青岛航校办公室 作者:青岛风帆国际航海俱乐部 字体:

 

   

    本届奥运会,中国帆船选手徐莉佳在激光雷迪尔级女子单人艇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该项目的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帆船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这枚来自徐莉佳的金牌,让更多人认识了帆船这个项目。闭幕式上的旗手位置,似乎也预示着中国帆船运动的崛起和希望。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和骄傲的不只是运动员的优异成绩。在本届奥运会的帆船帆板比赛中,还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技术官员,担任了本次比赛的仲裁工作。他就是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副校长、青岛风帆国际航海俱乐部总经理曲春。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同时拥有国际竞赛官和国际仲裁头衔的专业人士,曲春在国内乃至国际帆船界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望。此次执法伦敦,他不仅展现了中国技术官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也见证了中国帆船运动的突破,收获颇丰。

      当澎湃的心情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多的沉淀和思考。本站(青岛风帆国际航海俱乐部网站)编辑有幸邀请到曲春先生,请他简单谈一谈伦敦之行及中国帆船运动的发展。

记:首先,请您简单总结一下本次伦敦之行,与2008年时的北京奥帆赛相比有什么不同?

曲:此次伦敦之行我是作为奥运会帆船项目国际技术官员(ITOs)去的,担任国际仲裁委员会委员。与之前不同的是,2008年奥运会时是做为奥运会组办者为各国运动员与技术官员、媒体、VIP等提供服务并进行运行管理,而这一次是做为技术官员为运动员提供裁判服务,接受组委会为我们裁判员们提供的各方面保障服务。应该说角色是互换的。并且本届奥运会徐莉佳在帆船项目上首次获得金牌这一历史性事件,也为我们带来了惊喜,作为亲历者我的感受很深,感到中国帆船运动发展已经到了高速跨越期,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记:此次伦敦之行,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对您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曲: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英国人筹办的比赛与我们的诸多不同:1.虽然迎奥运的社会氛围没有我们2008那时候浓烈,但百姓对奥运会体育项目自发的热爱,尤其是对帆船项目的热爱并积极踊跃观赛的深厚兴趣确实令人震撼;2.帆船项目奥运会的电视转播与现场观众服务做得非常好也非常专业,可以说是历届奥运会中做得最好的,不愧为老牌航海传统国家;3.英国人承办帆船赛事的专业水平很高,但在服务方面不如我们2008奥运会时做得水平高。英国人是真正的节俭办奥运会。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参与了国际上最高水平裁判团队的工作,对裁判工作的标准与规范流程又有了崭新的认识,从中获取很多有益的经验与知识。

记:在您看来,本届奥帆赛是否有值得怀念的亮点?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曲:毫无疑问,最值得怀念的是中国队员获得金牌的那一天。那天,所有指导、从事和爱好帆船运动的官员、教练、运动员,及帆船爱好者,都为此感到欣喜和骄傲。而我刚好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那种兴奋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对我来说,这是最值得怀念的。而本届奥帆赛最大亮点就是电视转播与现场解说方面的安排,主办方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好,再就是英国的这个场地的风力非常好,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记:根据您的丰富经验,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除了个人竞技水平的提升之外,临场发挥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曲:临场发挥时心里调整很重要,运动员要懂得如何获得心理优势。再就是要有适合的风力。

记:作为徐莉佳夺冠的见证人之一,您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曲:2008年的奥帆赛上,我曾见证了殷剑的夺冠。而这一次,又有幸见证了徐莉佳的夺冠。心情与四年前一样,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只有在现场才能体会到。随后的颁奖仪式我也参加了。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看到中国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那种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现场气氛真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记:您怎样看待徐莉佳夺冠的意义呢?

曲: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航海事业的新起点。帆船运动将会被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或参与这项运动。这对国内航海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记:对比徐莉佳获得的成绩和其他运动员发挥不够理想的情况,您认为,未来中国帆船运动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曲:目前,中国帆船运动距离世界领先水平尚有差距。想要全面发展,还需要做好青少年帆船的普及和提高,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和喜爱帆船运动,营造全民航海的文化氛围。这方面要多向英国和法国学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