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年全国乒乓球羽毛球青少年训练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这也是自乒羽中心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以青少年训练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 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把青少年的训练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此,本次会议主要总结了近两个奥运周期,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取得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在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的欢迎致辞后,乒羽中心主任刘晓农正式开始会议报告。 刘晓农主任介绍说,目前,全国设置乒乓球项目的省级体校共有23所、区县级少年儿童业余体校337所、在训人数约23266人。全国青少年乒乓球俱乐部共有1141个。全国有8.1%的6-19岁儿童青少年在校外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而在1987年时,在各级各类体校训练的乒乓球运动员人数是30341人,现在比以前参与人数下降了23%。 刘晓农同时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培养渠道单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对学校训练重视不够、评价标准偏差、教练队伍匮乏。他提出,完善入队文化考试制度、探索体教结合新模式、培养乒羽专项体育教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特别指出现阶段需要拓宽青少年培养渠道,调动全社会培养乒羽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为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刘晓农说将调整技术等级评定标准,适当向学校和社会俱乐部倾斜。 在完善青少年竞赛系统方面,刘晓农提出:“大力支持举办‘八杯赛’,它既是竞技人才培养起步阶段的赛事,又是社会化民间办赛的成功范例,是中国体育竞赛改革试验的先行者,为中国乒乓球竞技运动的领先做出了历史贡献。” 
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从专业角度总结了世界竞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家队在新竞技条件下制胜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为会议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方向。
对于青少年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刘晓农和刘国梁都强调了国家二队的重要性,提出:“二队兴,则竞技能力强;二队弱,就会滑向低谷。” 

国乒男女二队主教练刘国正、黄海城和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王励勤等认真听取了本次会议。 要想青少年后备力量得到提高,除体育部门努力外,乒羽中心还鼓励学校和社会力量组织青少年训练活动,会议提出:乒羽中心相关的训练竞赛政策也将向办得好的学校和俱乐部适当开放。 接着,典型先进单位进行发言,为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指向性,这些先进单位中自然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等等。 本次全国乒乓球羽毛球青少年训练工作会议将召开两天,明天会议将进行分组讨论,碰撞出更多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