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比赛场地――首都体育馆在改造后于2007年11月展露新姿。首都体育馆坐落于北京海淀区白石桥地区,改造后可容纳15000名观众。2008年4月16日,体育馆将举办“好运北京”测试赛之2008年中国排球俱乐部赛。2008年8月9日至24日,首都体育馆将上演北京奥运会的排球比赛。
首都体育馆初建于1968年,拥有17500个座位,可以举办包括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以及滑冰和冰球在内的众多体育项目的比赛。2001年,体育馆为迎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进行改造。根据国际标准,体育馆扩建为54707平方米,并且为满足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使用期限为30年。体育馆投资节俭,但结构牢固,据悉改造完成后可以抵御最高8级的地震影响。体育馆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条件,其中包括西侧的两个直升电梯、拥有便利入口和宽敞空间的卫生间等。三层有六间包厢,总共48个轮椅席位可供残疾人士使用。项目主管杨春林告诉记者说:“所有的人造地板都是根据国际排联的要求进口的。”另外,在可移动的地板下面还隐藏着一个滑冰场地。
首都体育馆的室内温度按照要求,无论冬夏哪一季的比赛,都要保持在18到28摄氏度之间。为解决空调问题,并考虑到对臭氧层保护,体育馆采用了水冷却液取代了氨水和氟利昂制冷方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排球比赛场馆除了首都体育馆外,另一处比赛地则是位于北京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就外型来说,与首都体育馆的端庄稳重相比,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则更显现代气息。“鳐鱼”造型动感十足,波浪外观气势磅礴。整个体育馆设有4600个座位,总建筑面积达2.19万平方米。除了和北京奥运会其他场馆一样,拥有自然采光和人性化设施外,雨噪声处理也成为该场馆的一大特色。由于北京奥运会排球预赛将在8月中旬期间举行,这个时间段的北京可能会迎来暴雨,而暴雨则会对体育馆的金属屋面产生很大的撞击声,影响比赛环境。因此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的屋面系统通过创新的三道保温层的屋面构造层次,实现了对屋面暴雨撞击声的有效消减,创造了绿色的声音环境,确保了场馆对音响环境的使用需求。(李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