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张蓉芳: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发布时间:2007-01-31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张蓉芳在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
培训基地表彰会上的工作报告


1月31日上午9点,“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表彰会在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举行,中国排球协会授予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等25个单位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并颁发了牌匾和奖状。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中国排球协会专职副主席张蓉芳在会议上为大家作了工作报告。
张蓉芳首先对2002年至2006年的主要工作作了一个回顾,回顾中介绍了早期关于创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工作的一些历程,并对2002年12月10日中国排球协会首次授予“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称号的十六个单位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包括运动员及教练员情况、人才输送和比赛情况、各“人才基地”不断加大对排球项目的领导和投入情况等。
之后张蓉芳继续回顾了历届“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的情况,用充足的数据说明了训练营活动的成功之处及其必要性。张蓉芳精辟地概括了“人才基地”训练营活动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有关单位领导的重视并积极参与;二是训练营的内容丰富且安排紧凑;三是通过参加训练营的一些理论培训和座谈会,教练员业务水平有了提高、执教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四是运动员们参加一系列活动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进步显著;最后便是训练营中开展的“希望之星”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苗子。
张蓉芳告诉大家,新周期“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工作指导思想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排球训练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张蓉芳说,新周期“人才基地”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第一,要加强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更多的有潜力、高素质的青少年运动员,为各级国家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第二,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排球运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排球人口,特别是增加青少年排球人口。
张蓉芳还就“人才基地”工作的主要措施对大家进行了详细指导。首先,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排球后备人才的培训工作具有现实而又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和意识贯穿于训练、管理和竞赛的各个方面。以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以满足高水平竞技排球发展需要作为努力方向,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为国争光的祖国培养意识;其次,在现已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出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基地”暂行管理规定,使“人才基地”建设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再次,要及时总结在训练营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并完善训练营制度;第四,在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应对教练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第五,排球中心每年组织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在每年的训练营活动中,积极组织青少年教练员的培训,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学,把握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有效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管理水平;第六,贯彻好《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不过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排球规则的变化,《大纲》中的有些指标和要求已不适应当前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将组织力量对《大纲》重新进行修订和编审,以适应我国排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最后,张蓉芳还承诺,排球中心将高度重视“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工作,无论从态度、组织工作还是投入资金方面,中心都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文并摄:李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