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赵蕊蕊、冯坤赴美疗伤,中国女排老将的伤病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在2006年世界锦标赛上小将王一梅、徐云丽的不俗表现,使“增加年轻队员” 的呼声越来越高。哪些年轻人会成为中国女排的“新鲜血液”?正在激战的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成了最现实的选秀场。 中国女排的教练员和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赛场物色新人,近期队委会还将召开会议,总结2006年的得失,筹划备战北京奥运会工作。选拔哪些新人进队,也将成为重要的议题。这里,我们也不妨以旁观者的身份,挑选可能进入中国女排的新人。全国联赛的个人技术排名可以作为参考,在赛场的表现及自身的潜力是最有力的依据。再说,中国女排的首要任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间紧迫,容不得“培养”,入选的新人最好“来之能战”。这样,对新人要求颇高,挑选的难度较大。 这里所说的新人应该是两个概念,一是已经进入国家队大名单的年轻队员,如王一梅、徐云丽、马蕴雯、薛明等。她们在步步高全国联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而且是她们所在的辽宁、福建、上海和北京队中的主要得分手和核心队员。她们再次入选国家队应该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的新人是还未进入国家队大名单的年轻队员,如江苏女排的主攻惠若琪、自由人陈展,四川女排的接应二传王晨,天津女排的二传手魏秋月,八一女排的副攻陈瑶,浙江女排的副攻罗瑜等,她们都不满20岁且各有特长,在联赛中有上佳表现。 当然,这只是管中窥豹,推荐一些不错的年轻队员,引起大家注意,肯定还有同样出色的年轻选手散落在各支俱乐部队中。期盼本赛季步步高全国联赛能涌现出更多徐云丽这样“来之能战”的年轻队员。(杨玛�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