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努力开辟我国体育产业工作新局面
——在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刘鹏
(2010年4月27日 北京)
同志们:
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全国体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学习、领会和贯彻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前一次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三年来全国体育产业工作情况,全面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体育产业工作任务的一次重要会议。2005年和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先后在杭州和上海召开了两次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逐步明确了体育产业工作的基本定位、方针和任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近年来,全国体育产业以年均20%以上增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突破0.5%,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各级体育部门围绕制定体育产业政策、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狠抓落实。特别是《指导意见》的出台和第一次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体育产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产业是全社会共同兴办的产业,体育产业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全社会参与,各部门合作的结果。《指导意见》从研究、起草、修改,一直到发布,历时8年。这8年的起草过程,既是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呼唤政策出台的过程,也是有关方面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深化对体育产业认识的过程。《指导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体育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各部门、各地方群策群力,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的科学总结。在此,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向各位从事体育产业工作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以及所有关心关注体育产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指导意见》是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引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将对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指导意见》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发展体育产业的关注和需要。下面,围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体育产业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指导意见》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指导意见》的发布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于实现新时期体育新发展的需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一,《指导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近年来体育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社会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充分。《指导意见》是在国家层面第一个专门针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性文件,体现了国家把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体育产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指导意见》对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产业工作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明确,解决了长期以来,体育产业发展缺乏国家层面政策支持的问题,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由各方面自行发展、被动适应,向由国家主导,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推动发展的重大转变。《指导意见》的颁布,将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性,体育产业发展将会具有更深厚的社会基础,赢得更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第二,《指导意见》丰富了体育发展的内涵。从新时期体育工作的任务来看,体育产业工作成为继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之后的又一项主体性体育工作。目前,我们正全面实践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开阔的视野和思维来把握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而发展体育产业就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体育产业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发展潜力和空间也非常巨大。因此,我们要从丰富体育发展的内涵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高度来认真对待体育产业工作,抓住《指导意见》出台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更好地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为建设体育强国服务。
第三,《指导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指导意见》对体育如何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核心任务服务提出了要求。体育不但要为国争光,为民服务,还要为国增利。要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满足和丰富群众多方面的体育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体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拉动内需的重要方面、社会生活的必要元素,要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产业要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要充分发挥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影响;还要不断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稳定。
第四,《指导意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事业和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要出台政策,一般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新的政策需求,需要进行科学总结和规划;二是要对今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指导意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总体看,体育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期,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既是体育产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整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文件总共13条,3900多字,在发展方向、方针、任务,相关政策措施和保障等方面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总之,《指导意见》给了体育产业新的历史定位,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指导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把握《指导意见》的精髓和要点,以《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契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切实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服务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准确把握体育产业工作的任务。
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还是体育产业,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体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鲜明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象征。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指明了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摆在全国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认真总结新中国60年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建设体育强国的精神实质,积极、自觉地适应新形势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本职,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崇高使命。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要深刻地认识,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整体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建设体育强国是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的时代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同时,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体育发展中的矛盾和不足,从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内部结构来看,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还是体育文化、体育法制建设等的发展水平都与体育强国的要求存在相当的差距,影响我国体育自身发展的若干矛盾还没有得到系统、长效的解决。因此,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我们要通过深刻理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把体育产业发展同建设体育强国的各项任务、目标紧密结合,重新审视当前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充分发挥体育资源特色,不断挖掘增长潜力,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扩大规模,着力于全面打造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要提升体育器材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要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扩大体育休闲健身业的覆盖范围,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体育竞赛资源,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竞赛表演业,还要推动实现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创意等体育产业的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我们要围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任务,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大众健身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使之成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渠道、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要努力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以《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契机,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开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指导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体育产业发展的新飞跃,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以下三个角度予以把握:
首先,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我们要深入研究什么是公共体育事业,怎样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在发展公共体育事业中起到什么作用、怎样为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服务,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贯彻《指导意见》时必须牢牢把握的问题。《指导意见》以指导体育产业发展为主,同时又涵盖了体育整体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强调了“在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体育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强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论述体现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互为补充,互增活力,共同服务于体育的根本任务。对这些重要的论述,我们要深入领会,在工作中切实把握。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绝不是把体育工作的各方面都推入市场,更不能把公益性体育事业也产业化。既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又要使公益性体育事业得到切实保证和发展。体育产业要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服务,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为构建公共体育事业拓展新的渠道,而决不是削弱和取代公共体育服务。
第二,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意见》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产业充满期待。我们要跳出部门思维,跳出体育看体育,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准确把握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意义。体育产业是全社会的产业,而决不仅仅是体育部门自身的产业,但体育部门负有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8年来,体育部门参与《指导意见》的调研、起草、修改、出台的全过程,正是体现了这个重要职责。当前,推动《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也是体育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经济正从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中恢复,但依然充满挑战,经济发展的环境更为复杂,各种不利影响依然存在。未来几年,国家将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这个大背景下,体育产业有为才能有位,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不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角,资源配置也应该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在总结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指导意见》出台来之不易,可以说是“八年磨一剑”。制定政策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落实好、运用好政策则是任务更加艰巨。《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是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贯彻落实《指导意见》,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国家层面出台政策,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等方方面面的差异,一般都比较原则。通常大家说“政策要落地”,说的就是落实工作。之前,很多同志总说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国家给了政策,下一步要把《指导意见》的贯彻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要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政策实质;要善于挖掘政策空间,在政策框架内谋划发展方略;要善于发挥资源优势,借助市场手段策划好的项目。对《指导意见》中涉及的重点行业、重要政策、主要措施等进行针对性调研,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要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建立信息平台,为社会投资提供咨询服务;要加强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为重点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规范体育市场发展;要加强体育产业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推进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此,再强调几点:
第一,围绕重点,抓紧推进。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这六项重点任务。这六项重点任务,涵盖了体育产业的主要方面,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要以这六项工作为重点,将政策、资本、人力等要素向这六个重点领域倾斜,大力推进全国体育产业工作。
第二、加强规划,分步实施。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体育产业发展,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局面复杂,必须统筹把握,整体筹划,分步实施。要考虑到体育产业的法制环境问题、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育产业自身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来统筹谋划。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地要在总结“十一五”工作,制订“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把加强体育产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切实将体育产业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
第三、统筹兼顾、突出特色。体育产业在各地发展不平衡是个现实情况。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相对发展比较早,市场发育比较充分。经济欠发达地域,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对就比较落后,但也拥有众多尚待开发的特有资源、特色资源。各地在制定自己的体育产业规划时,一定要立足本地情况,突出特色,挖掘特点,不搞一刀切,实行阶梯式发展。
第四、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各地在体育产业发展实践中,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发挥重大项目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实现联动发展。总局近年来通过摸索设立国家级的体育产业基地,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省市也出现了许多体育产业聚集区和发展势头良好的大型体育企业,要注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同志们,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努力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