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体育局:贯彻条例 规范市场 全面提高体育产业工作水平
![]() |
尊敬的刘鹏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黑龙江省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结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在规范体育市场,提高体育经营场所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以后,我们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结合上进一步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为我省体育产业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迈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把我省近几年在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做法向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体育经营活动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经营场所是体育经营活动的载体,体育经营场所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此,我省对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十分重视,早在1999年,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在省人大的支持下,我省通过了《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了体育经营活动的目的、项目、范围等等,对申报审批程序、从业人员资质情况以及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法律层面上为体育经营活动提供了保障。随着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体育经营活动的触角越来越广,为了创造更加宽松的体育经营活动环境,特别是国家《行政许可法》出台以后,我省在2005年对《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把体育经营活动分为一般性体育经营活动和危险性较大、社会影响较大和易于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经营活动两大类进行分类管理,一般性体育经营活动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社会影响较大和易于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经营活动实行行政审批制度,由市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和技术认定。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实施,为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我局及时召开了全省体育法制工作会议,对贯彻条例精神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举办了学习条例的专题讲座。
二、坚持依法行政,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我省制定了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和全省体育系统依法行政专项考核目标,并将其纳入到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深入到市地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检查和考核。结合《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我局又进行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制定各种权力运行制度和配套制度50多项,并在全省体育行政部门中推行。近几年来,全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规范体育经营活动市场、加强指导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勇于开拓进取,促进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场所的场地认证和行政审批工作更加规范。特别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对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场所的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坚持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积极宣传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研究和解决体育经营场所在场地设施、人员资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场所不达标的帮助研究解决的办法,对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帮助联系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充分发挥了体育行政部门的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树立了体育行政部门的威信,也让更多的经营者了解了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并积极主动地到体育部门寻求帮助和指导,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这样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促进了体育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全省已经成立了20个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相继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游泳救生员等2个项目8个工种,培养了一定数量具有国家职业资质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为我省全面实行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履行体育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从省到市地体育行政部门加强法制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全省所有市地体育行政部门均成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体育法制机构和市场管理办公室。其中,70%的市地设有独立的体育法制机构。
逐步建立黑龙江省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我省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从进一步培育和拓展体育市场,促进其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保障体育经营者与体育消费者各项权益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问题。制定并即将颁布地方性的《营业性体育场所管理办法》、《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体育广告管理办法》、《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的法规,对我省体育市场经营活动依法进行管理,以规范和引导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并维护体育市场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重点,加强对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
危险性体育经营活动既涉及人身安全,同时很多项目又是群众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活动,在黑龙江,仅滑雪、游泳、漂流三个项目的消费人群每年超过300万人次,在健身人群中占很大的比例。抓好这些经营性健身项目,既能保障人身安全,又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几年来,我们重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对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的标准认证进行了强化管理。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批,建立健全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的各项管理制度,凡是通过行政审批的业户都要签订行政审批承诺书。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近期我们对全省体育经营场所进行了全面复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经营场所下达了整改意见;还配合了国家体育总局对我省18家滑雪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省内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二是加强对人员资质的管理。为加强对体育经营场所服务质量的管理,省体育局在省编办的支持下,于今年年初专门成立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同时加挂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牌子,加大了我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力度。今年3月—5月份,结合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我省对体育经营场所人员资质进行了统一执法大行动,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我省又在全国率先试行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试行隔年度验证上岗再培训制度,旨在进一步对职业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更新知识,使 从业人员的自身能力与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相适应。近期,我省还将开发国家尚未开展的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此扩大体育经营场所推行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的覆盖面。
三是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制制度建设,为了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化体育服务质量的保障,今年我局已经把《黑龙江省体育服务质量监督条例》的立法工作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关的起草和调研工作已经启动,力争明年列入我省的立法项目。
四、贯彻条例,适应发展,抓好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和规划
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新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讨,并制定了“产业规划”。
一是把体育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中。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各类体育消费正在逐步加温,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二是因地制宜、梯次推进,促进各地区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我省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各地的体育资源、运动技术水平和人文观念、消费意识差别很大,不可能要求一刀切、齐头并进都去全面发展体育产业。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层次推进,优先发展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的体育产业,并逐渐向省内其他城市推进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以各具特色的大众体育、民族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县级体育产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我省体育产业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目前,我省体育产业中的许多方面仍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给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体育彩票政策和体育基金政策在内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大力培育体育本体产业,积极引导体育消费,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体系。这个规划的理论体系我们的认识是,在结构上,我省体育市场以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人才市场和体育咨询市场为本体市场,包含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体育旅游市场等诸多方面的相关市场在内的综合性市场体系。在体育市场体系中,我省把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作为核心,加快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观念,引导体育消费。
近年来我省在抓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点滴成绩,尤其是在规范体育市场,保障体育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举措,这与总局的正确领导、政策保障和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从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积极做好自身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努力营造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为我省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