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人士对当前存在的影响和制约体育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参加座谈会的有群体司、竞体司、社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现役和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代表,工会、青年、妇女、统战人士代表等。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9指导检查组欧阳雪平同志出席。
总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光春首先向与会同志介绍了体育总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欢迎大家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言献策。座谈讨论中,大家踊跃发言,畅谈了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体会及感想,并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和制约体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与会同志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围绕北京奥运会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运动员教育和保障、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在北京奥运会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体育总局的发展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总局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找准影响和制约体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改进工作、推动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会同志在谈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时指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辉煌成绩归功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但成绩不能掩盖问题,中国体育距离体育强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影响和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在竞技体育方面,我国职业化体育发展还不完善,体育注册人口还不多,竞技体育发展经费来源非常单一。建议在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育运动人口注册制度;研究职业体育特殊规律;培育体育电视转播市场,争取主动权;在体育赞助活动中,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赞助企业在纳税上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经费渠道。在群众体育方面,我国非奥运项目与奥运项目发展不平衡,政府群众体育管理职能弱化,青少年体质下降。建议在奥运备战新周期处理好非奥项目和奥运项目协调发展问题;要按照群众体育普及规律,将群众体育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政府投入;要研究和探讨普及群众体育的组织形式;要将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以及加强对全民健身长效机制的研究;要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理论研究,明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谈到综合性运动会发展问题时,与会同志提出,要大胆对综合性运动会进行改革,对投入高、普及率低的项目要研究是否取消,同时非常有必要将具有传统性、观赏性、群众参与面广的非奥运项目纳入综合性运动会竞赛体系,做到效益优先、协调发展。
与会同志围绕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运动员教育和保障、体育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对现行管理体制是否符合项目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在运动员教育和保障方面,要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要加强现役和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特别要针对落后项目运动员制定有关保障政策;要善于发挥老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走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加强青年干部的理论武装和轮岗交流工作,做到多压担子、多指导,在岗位上锻炼和培养干部。
座谈会后,总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收集到的意见的建议进行整理,上报总局党组并送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