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人谈足协新规划:力度、广度与气度
虽然并未在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上正式公布,但《中国足球中长期规划纲要(讨论稿)》(以下简称《规划》)还是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足球人士,请他们对《规划》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足球人普遍表示,《规划》作为指引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重要的作用。
《纲要》开宗明义地指出,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建设亚洲足球强国的目标是制定《纲要》的最主要原因。新当选的中国足协副主席容志行也十分认同这一点,他说:“人民群众对足球不满意,主要还是成绩方面没有突破,表现缺乏亮点,因此要通过制定《纲要》推进一系列工作,让全社会看到足球人想要搞好足球的决心。”
对于更加细化的成绩目标,《纲要》做了如下的表述:各级男女足国家队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努力争取缩短与亚洲最高水平的差距,在亚洲和世界足坛的排名显著提升。
谈及这一成绩目标,容志行说:“总体还是比较实际和务实的,当然还可以再细化一点,比如每一年的目标。我觉得这次中国足协是有信心搞好足球的,制定的目标、配套措施也很有力度,只要能落实到位,应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力度”之外,《规划》另一大特点是“广度”——不同于以往针对足球发展的规划更多着眼于成绩层面,全新的《规划》在青少年足球发展、地方协会建设等层面也有所涉及,可谓以点带面、统筹兼顾。
参会的厦门足协秘书长蔡笃信就对《规划》中着重谈到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建设的内容印象深刻,他说:“这不是中国足协第一次将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内容列入自己的《规划》中,但却是首次将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与我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这样的提法有助于进一步健全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有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成才,有利于夯实我国足球事业的金字塔基础。”
中国足协执委、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利提到了《规划》中强调地方协会建设的内容,他说:“根据《规划》要求,下一步我们地方足球协会将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事业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建立健全会员协会专项委员会,合理扩大单位会员数量,逐步发展个人会员,最终达到加强会员协会建设,健全会员协会组织体系的效果。”
《规划》中还指出,要“跳出足球看足球”,吸引更多资源、吸纳更多人才为我国足球事业服务。最突出的体现就是,王登峰、孙雯、汪大昭这些并不怎么“像”中国足协领导的人士也进入了中国足协领导机构名单。其中王登峰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孙雯是年轻教练员代表,汪大昭则是媒体界人士。对于中国足协广纳贤才的举措,孙雯说:“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协的气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一定会越来越好。”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