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我见证了9枚金牌,其中有好几个项目都是历史性突破,大家也称我是“福将”,这也许是我在这届奥运会的最深刻的感受。
因为场地容量原因,射击比赛被安排在距离巴黎约300公里的沙托鲁,在来巴黎之前,我就做好了功课:订火车票、订住宿,多带一个行李箱准备搬家。但真正来到沙托鲁,还是有很多事情超出了预料:因为路线不熟,拖着行李箱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驻地,心里的烦躁无法形容;小城很安静,周末休息,周一很多地方竟然也休息,为了找个吃饭的地方不停查地图、走路;这里的人甚至很少说英语,沟通也是个大问题……
当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困难。来到沙托鲁,最让我兴奋的是,亲眼见证了中国射击队在这里拿到5金2银3铜,创造历史最好成绩:黄雨婷/盛李豪拿下首金,我写了6篇稿子;谢瑜突然爆发拿下金牌,我写了《谢瑜是谁?》;盛李豪夺第二金,一向十分松弛的刘宇坤果然拿下金牌,队中年龄最大的李越宏也圆了冠军梦。巴黎周期的备战参赛,射击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整个周期我见证了他们备战过程,赛前很多人问我,首金是谁?射击成绩怎么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队,至少5金!
沙托鲁金牌、突破不断出现,我也被巴黎的领导和同事称为“福将”。体育总局领导在看望本报巴黎报道团时,也对我说:“沙托鲁真是没白去。”
有意思的是,中间有两天回到巴黎,我又在罗兰·加洛斯见证了郑钦文登上最高领奖台。这是中国网球一次历史性突破,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幸运。
射击赛程结束,回到巴黎后,我的项目主要是曲棍球和拳击,这两个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不多的项目,在巴黎赛场迎来爆发。曲棍球时隔16年再次闯进奥运会决赛,拿到银牌追平了奥运最好成绩。女子拳击第一个参加决赛的杨文璐拿到银牌后说:“我们有实力捅破这层窗户纸。”果然,在她之后常园就拿到中国女子拳击奥运历史首金,随后吴愉再夺金、杨柳摘银、李倩拿到第三金,女子拳击实现历史突破。
虽然拳击项目的每次报道工作结束后都是第二天凌晨,但见证金牌的喜悦,还是让我忘记了疲惫。
每次大赛都是这样的感觉——赛前觉得遥遥无期,工作起来时间飞快,结束时又是十分不舍。巴黎奥运会结束了,祝贺中国健儿取得了境外参赛最好成绩,自己也又一次经受住了大赛的考验。(转自8月13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