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赛事之都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体育工作创新典型案例

围绕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目标,上海将赛事发展与提升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紧密衔接,在优化赛事结构与布局,提升赛事质量与效益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注重顶层设计,激发上海赛事新动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有系统、有规划地引领和构建与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体系,发布了《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上海市体育赛事品牌认定体系》《上海市体育赛事评估体系》《上海市体育赛事扶持办法》《上海市体育赛事体系建设方案 (2021—2025年)》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一系列体育赛事管理创新举措,构建以赛事管理与服务为引领、以建设赛事体系为重点、以“赛事认定——赛事评估——赛事扶持”为抓手、以赛事监管和赛事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支撑的上海市“1+1+3+2”体育赛事管理创新体系。

在实践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体育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近年来,上海每年举办160多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以及数千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办赛主体包括国企、外企和民企等。在总结多年办赛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12月发布了“上海赛事”品牌认定体系,形成了国际一流赛事之都建设的技术引导标准。我们依据赛事特点和城市需求,把赛事分为“PHD”三档定位,即Premium Events顶级赛事、Hallmark Events标志性赛事和Developing Events培育性赛事,每年对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进行认定与评估,目前已有19项赛事获得“上海赛事”品牌认定。同时,依据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对上年度在沪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进行评估,参照品牌认定和赛事评估数据,为赛事提供资金扶持,形成赛前认定、赛中评估、赛后扶持的赛事监管与服务闭环,实现提升赛事品质、释放综合效益、完善管理服务三大目标,整体推动上海赛事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战略机遇,开辟赛事培育新赛道

今年2月,上海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10月12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上海和布达佩斯成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主办城市。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是《奥林匹克2020+5议程》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国际奥委会新设立的一项将体育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节日型系列赛,包括自由式小轮车、霹雳舞、滑板和攀岩4个大项6个分项的比赛。这四项赛事具有时尚、动感、活力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上海站比赛将于2024年5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黄浦滨江举行。

上海持续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商业赛事,除成功申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外,还陆续获得2024年国际滑联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和2026年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锦标赛的举办权。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顶级赛事陆续回归,竞赛表演市场焕发勃勃生机。

在赛事转型方面,上海近年来专注发力打造自主品牌赛事,结合城市发展与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确立了“3+3+3+X”自主品牌赛事发展框架。第一个“3”,即三个依托城市景观培育的头部赛事——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上海马拉松、2021年在城市母亲河苏州河上创办的上海赛艇公开赛和拟于2024年3月在上海黄浦江上举办的上海帆船公开赛;第二个“3”,即聚焦三大球发展的明日之星系列赛;第三个“3” ,即三个各具特色的赛事——上海超级杯、创办于2021年的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和拟于2024年落地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三、放大溢出效应,实现赛事发展新跨越

2023年,上海体育赛事蓬勃开展:春天,世界箭联射箭世界杯、世界剑联花剑大奖赛重磅回归;夏天,世界知名俱乐部足球、篮球青训队伍齐聚申城,聚焦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以赛为媒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秋天,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上海超级杯、上海ATP1000大师赛、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自行车赛、上海中心垂直马拉松、上海马拉松等“好戏连台”,为发展城市新型经济、提振城市社会活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带来澎湃动能。

以2023年上海赛艇公开赛为例,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5万多名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前往苏州河沿岸观赛,产生的餐饮、娱乐、游玩等多项消费总额达4557万元。2023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期间,数千名观众在“白玉碗”共同欣赏世界U16青少年足球顶尖水平的精彩较量,虽然比赛只开放部分看台,但观众在吃、住、行、游玩等多项活动上消费总额达2100万元。国庆长假期间,多项赛事精彩纷呈:2023上海超级杯是北京冬奥会之后国内举办的首个自主品牌冰上国际赛事,比赛一开票便受到各方追捧,从10月3日开始,连续三天有超过16000名观众来到东方体育中心观赛,上座率创下赛事举办四届以来新高,拉动消费总额达3507万元。在旗忠网球中心举办的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也迎来久违的“宾朋满座”,各类外场体验活动轮番举行,为期14天的比赛共吸引近20万观众,经济拉动效应(产出效应)达37.8亿元,赞助、门票、衍生产品销售等均创历史新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