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届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体育工作创新典型案例

河南省首届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由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共同主办,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共同承办。大赛以“新时代、新青年、新体育”为主题,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建设体育河南部署,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体育企业选聘人才、孵化项目的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了解体育产业、参与体育产业。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参赛对象主要包括河南省各高校在籍大学生、研究生。大赛设有体育制造类、体育服务类两个项目,分为报名、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时间跨度从5月一直持续到10月。共吸引全省66所高校近千名青春学子的594份作品参与角逐,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1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和1000元资金奖励。同时,根据本次大赛比赛成绩和组织开展情况,共评选优秀指导老师奖30名、优秀组织奖10名。

二、主要亮点

(一)参赛主体覆盖面广。本次大赛参赛学生既有体育类院校或综合性高校的体育训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学生,也有经济学、工商管理、机械制造自动化、中西医临床医学、物流管理、智能工程等专业学生,在进入复赛的60份作品中有58.3%的作品主要负责人不是体育专业学生,充分彰显了体育产业的广泛基础和蓬勃生机。

(二)参赛项目多元化。参赛项目涵盖体育竞技、群众健身、体医结合、体旅融合、体教融合等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有技术升级的体育设施产品,有自主研发的康复器械,有具有可操作性的赛事活动运营,也有贴近生活的科学健身指导,覆盖了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体育赛事等方方面面。

(三)创新成果丰硕。智能化、数字化项目为传统体育服务的发展模式开拓了新路径。参赛作品中,云健身、线上教练、智能器械、虚拟运动等新业态创新了体育消费新场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需求打开了新空间。同时,许多参赛选手已经创办了企业,取得了专利证书,展示的不仅是方案,更是实践,为体育产业“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并推动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经验启示

1.在全省高校中发现和挖掘了一批体育产业创新项目,为河南省大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和创新创业的课堂,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储备。

2.赛事紧紧围绕体育企业需求,加强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为体育企业提供了选材合作机会和金融支持。同时,拓展了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找到了服务企业、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3.激发了大学生开拓思维、创新思维,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专业路径方面提供了新的探索,推动了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有效增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信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