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观点 > 正文
言论摘编
发布时间:2014-01-25

    一座城池的扩大,吞噬了周边的乡村,那些古老的地名变成了无从考据的街区,那些原乡人失散,一代人再也找不到祖坟了——乡关就这样丢失在飞扬跋扈的城市进程之中。包括那些方言、风俗和淳朴简单的生活,以及人情世故和古老礼数等。这些值得珍藏的东西,我们只能从回忆中去温暖,并在文字中祭悼了。

    ——来源:新浪微博;发布者ID:土家野夫(作家)

    有记者采访我,我说农民进城土地流转出售我都赞成,但关键在于任何土地改革必须是为人的城镇化服务的,是为几亿进城农民工安居服务的,还要为留下来务农的农民服务,不是为资本下乡圈地服务,不是为地方政府和官员好大喜功服务,这就是试金石。

    ——来源:腾讯微博;发布者ID:华生2010(经济学家、东南大学教授)

    这些年采访,发现一个规律:按照社会财富的分布,越往上,对中国的前景越乐观、越有耐心。倒不一定完全因为既得利益,中国确实是全世界机会最多、增长最快的市场。只是,越往上机会才越多,而机会的代价却更多由下面来承担。

    ——来源:新浪微博;发布者ID:权静(凤凰财经制片人)

    房价高涨将造成两个社会阶层:城镇常住人口中,3.2亿是新进农民,未来他们的大多数不可能再回农村,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对于他们这个阶层在15左右。高房价收入比,一部分城镇居民也买不起。未来农民还会进城3亿多人。7亿左右人租住在2亿多城镇房东家,将工资的40%交给他们。房主和佃户,两极分化。

    ——来源:新浪微博;发布者ID:周天勇(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改革30多年了,近3亿农民工在城市打拼,他们依然没有融入城市,还差得很远,再增加两亿农民进城,其后果可想而知。再看看当省级以上的大城市一般人尚没有享受到个人有车的幸福的时候,城市已经成为停车场,城市病已经显现,设计者、管理者应当对此有所警觉。农民的幸福和城市市民的幸福都将受制于此。

    ——来源:腾讯微博;发布者ID:陈里(“三农”、社会学学者,管理学博士)

(摘自《网络舆情》)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