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廉政教育 > 正文
老革命家廉洁自律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4-04-23     信息来源:《道德新视界》

    朱德坚决不当“剥削户”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言传身教,廉洁奉公,生活俭朴,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典范。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当时亦过着清苦的生活,战士们看到他衣被单薄,就把一张豹子皮送给他。他坚决不收,并说:“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同志们很辛苦,穿着却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多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剥削户’了?”

    邓颖超不搞特殊化

    1980年6月,邓颖超率全国人大代表团去法国访问,途经乌鲁木齐。新疆接待部门特意给她准备了一辆“红旗”轿车。邓颖超知道后,通知有关部门说,她不坐“红旗”轿车,要和代表团成员一起坐面包车。邓颖超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没有坐专机,乘坐的是民航班机。下飞机后,她睡的是硬板床。为了省电,房间不让多开灯。那几天,乌鲁木齐天气较凉,宾馆工作人员拿来电炉子,邓颖超却不让开;每日三餐都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出发时,邓颖超仍然同大家一起坐面包车,从宾馆到机场,然后乘民航班机去巴黎。

    陈毅“腰缠万贯不医伤”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成为领导苏区游击战争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身上带着一批金条,那是党组织发展队伍的活动经费。为了安全,也为了减轻同志们的负担,他一直秘密带着。他虽然在战斗中腿部受过重伤并经常复发,但却是“腰缠万贯不医伤”,舍不得花一分钱给自己买药。后来,随着革命斗争越来越艰险,陈毅怕自己发生意外,便把密带金条的事公开了。一天夜里,他把队伍集合起来,深情地对大家说:“这些金条是党的钱,是党给赣南游击队的活动经费,过去都是由我秘密保管。党让我保管这么多金子,我从来没敢乱用,我们党的事业需要这笔钱,我们部队的发展也靠这笔钱。今天,我有责任当面郑重地告诉大家,万一我在战斗中被打死,我的尸体同志们可以不考虑,但这些党的经费千万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

    任弼时病重仍拒“特殊化”

    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的任弼时在全国解放后生活仍十分俭朴,即使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还是继续坚持繁重的工作。他住的房子临着大街,很不适宜休养。工作人员给他找了一处合适的房子,建议他搬过去。他说:“那个房子住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结果一直到他病逝,房子也没有调换。

    贺龙和战士蹲在一起吃饭

    有一次,贺龙到青岛海军学校视察。一进校门,只见仪仗队正在等候检阅,但贺龙却不管这些,亲切地走向仪仗队,笑眯眯地同大家握手,拉家常,使本来威武严肃的仪仗队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事后,贺龙微笑着说:“你们要那样做,我就用这套办法对付。”中午时分,贺龙见师生们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圆圈吃饭,便走过去说:“给我一个碗,我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吃。”这时,一位苏联高级顾问看见了,提意见说:“你是国家元帅、副总理,怎么能和战士蹲在一起吃饭呢?这在我们苏联是不允许的。”贺龙听罢,笑笑说:“这是我军的传统。”

    谢觉哉不为子女和亲属安排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谢觉哉担任内务部长时,他的二儿子从湖南来到北京,要求父亲为自己安排工作。那时,新中国建立伊始,政府工作人员还很缺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排个把人的工作是很容易的事,但谢觉哉没有满足儿子的要求,他对儿子说:全国刚解放,上头下头都要人,你有文化,还是回家乡工作好。遵照老人的嘱咐,二儿子回到老家从事了教育工作。后来,谢觉哉在家务农的大儿子也提出参加工作的要求。谢觉哉也给了一个明确的答复:“种田人还是要的。”谢觉哉的一个妹夫曾写信要求帮助安排工作,谢觉哉始终没有应允。过后,妹夫又当面提出,谢觉哉幽默地说:“要我安排你的工作,除非我回家当老百姓,你来当部长。”

    陶铸“说不多吃就不多吃”

    1961年前后,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陶铸对自己的生活标准做了严格规定。他一再向炊事员交代,家里吃的米和油等,都必须和人民群众一个样,绝不准有任何特殊。有一天,炊事员找到一点瘦肉,他心想陶铸爱吃辣椒炒瘦肉,便自作主张,高高兴兴地炒了一盘端了去。陶铸一看就火了,当场批评炊事员说:“我这个月的猪肉已经吃完了,怎么又弄来炒菜?说不多吃就不多吃!端回去!”炊事员感到很为难,劝了又劝。陶铸更火了,就是不吃,厉声命令端走。炊事员只得把这碟菜送给了工作人员。事后,炊事员对人说:“真厉害!想不到他会发这么大的火,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干了。”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