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6年第15期
发布时间:2016-05-25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封面专题】

梁思礼:苟利国家生死以 苍穹大业赤子心

----------------

梁思礼身上有太多标签:梁启超之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老人的人生格言。不管什么时候,老人都说,所有事都是从爱国出发

长征二号连续将23颗卫星送上天

1949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载着一批在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梁思礼便在其中。

1956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10个室主任之一。从此,他全身心融入到发展我国导弹与火箭的事业之中。

令梁思礼永远难忘的是1962年的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当时他站在离发射阵地仅两公里的吉普车旁,聂荣臻元帅坐镇在5公里以外的帐篷前,这颗导弹刚起飞就掉了下来,距发射点只有300多米。梁思礼立即奔向爆炸地点,望着深深的大坑,心痛万分,几天吃不下饭。

在这次试验前,他与快分娩的妻子赵菁告别时说:若生男取名,若生女取名试验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给女儿起名,他相信今后一定会成功。果然,1964年,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一举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因一根导线断开而坠毁后,梁思礼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自1975年后,长征二号连续将2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上天。

最强大脑装进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设计方案开始于1965年,东风五号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控制系统首先就要改变过去的制导方案,但是技术跨度非常大,运载火箭研究院专门组织了东风五号制导系统的方案讨论会,控制系统研究所重点对捷联式制导方案和平台计算机方案进行研究。

经过反复权衡,梁思礼决定在东风五号上采用这种制导技术。

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的关键是要有运算速度快、小型化的弹载计算机,也就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的战略武器能否形成战斗力。

任务落在了梁思礼领导的团队身上。受当时工作条件限制,大量数据只能靠手工穿孔纸带输入,运算一次要花很多时间。为了赶时间,办公室里白天人人伏案,夜夜灯火通明。19669月,一台全部国产的22位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弹载计算机终告完成。

正当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坏消息传来:只有一个指标未达标——计算机体积过大,装不进弹舱,而且所用组件太多,可靠性不高。

梁思礼明白,解决的办法唯有提高芯片集成度,芯片用得少,体积就小了,计算机上的组件少了,可靠性也就相对提高了。谈起当时的思路,梁思礼常常引以为豪:我们的弹载计算机采用的是增量计算机方案,没有乘除法,只有加减法,虽然粗了一些,但是少用了近1/3的集成电路,解决了小型化难题。

1971910日,这种弹载计算机参加了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首飞试验,一举成功。

“80后志愿者,用一生兑现爱国诺言

梁思礼非常喜欢著名作家萧伯纳的名言:人生并不是短短的一支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一支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把它交给后一代人们。耄耋之年的梁思礼,当起了“80后志愿者

2006年到20127月,在6年的时间里,梁思礼以《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为题,先后为北京十几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讲课。他曾经多次讲过的一个故事,震撼了青年学子的心灵。

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我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他是跨国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于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石磊、蒋建科,有删减)

【学习文摘】

不妨多一些“历史情调”

----------------

生活在喧嚣社会里,我们的目光常常习惯于专注当下,思绪也时常沉浸于纷繁物事,以致无法跳脱游离,更好审视我们的当下,丰盈我们的心灵。然而,当我们把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加上一个时间轴,多一点历史情调,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与丰润。我们当然无法回到历史,但心灵可以自由抵达,在任一个历史时段徜徉,让人生多一些历史维度。

人生是一种态度,多一点历史文化的滋养,平凡人生亦多风味。生活是一种情致,多一点传统文化的情怀,平淡生活亦多声色。时下春事正浓,感春风畅怀便暗自吟哦东风荡飏轻云缕。雨中游园而见丁香花开,脱口而出丁香空结雨中愁。杨花扑面恼人,自解兴叹春风不解禁杨花。在溪边行走,一时或感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意境。登临远眺,立时记起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如是,我们在庸常日子里亦足可逸兴遣怀。

哲人讲,读史使人明智。生活中,多一点历史视角,则往往能观世象而知是非,穿迷雾而得清醒。比如以当下视角看当下,往往为问题和矛盾纠结;而以历史视角去观照,则又往往能看出进步,更懂得凡事有个过程。再比如面对不善亲人的行为,知古人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则令我们多一个思考维度。还比如,《左传》载郑国上卿子皮想派其年轻的家臣尹何去治理一个采邑,但郑国执政大夫子产认为不经过学习就去从政很危险,批评子皮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于今天用人可多参详。

历史是一座宝库,掉进历史里诚不可取,但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与圣贤进行心灵的对话,则能增进生命的厚度,亦能令人生之根扎得深,面对浮华世象而善养定力与心神。比如古贤中苏轼为人为文为官皆为后世范,而其胸襟、气度与境界更为后人慕。他所以能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想来正在于那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泰然快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襟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清正操守。为人处事多以此自况自励,则心境必多一些乐观与通达。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出生以前的历史,那就永远长不大。从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持续火爆,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现场直播数亿观众见证奇迹,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不同的文化入口处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无穷魅力。多一些历史情调,怡情、明智与养心,我们的人生就能得大自在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陈家兴)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