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摘编】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新语 ---------------- 新型政商关系 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 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 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 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设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之上,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 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 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 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 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开阔视野又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摘自《人民日报》) 【党建工作辑要】 《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摘录 ---------------- 总体要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摘自《人民日报》) 【党风廉政教育】 一钱论清浊 ---------------- 东汉时有一个叫刘宠的人。他做东平陵令时,很得百姓的爱戴。刘宠是个孝子,因为母亲生病了,他决定辞官回家侍奉母亲。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不舍,纷纷前来送行,导致路旁挤满了人,连车都不能通行。刘宠不愿麻烦百姓,就脱下官服,换上便服悄悄地离开了。 后来刘宠又任会稽太守,他任职期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也很得百姓拥戴。因政绩卓著,朝廷召他回京任职,临行那天,有几位住在山中的老叟奉上数百铜钱说:“以前的太守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狗吠整夜,民不得安。您做太守后,狗不夜吠,物阜民安。这是我们的心意,请太守一定收下。”刘宠拗不过老叟们的热情,便选了一枚大钱留作纪念。 当刘宠走出会稽地界,便把钱投入西江,远远尾随的百姓见之无不动情。人们把西江改称钱清江,临江筑起钱清亭,亭旁建“一钱太守庙”,供后人缅怀清正廉洁的刘宠。 乾隆南巡过钱清江,感慨于刘宠的事迹,特赋诗一首:“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刘宠收一钱而不负父老的盛情,而出境即投于江中更显他“不贪一钱”的清廉,演绎出让后人抚叹的廉官品格。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周铁钧,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