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党性修养 > 正文
总书记和青年们爱聊些啥?
发布时间:2015-05-20     作者:申亚欣    信息来源:人民网

    谈梦想:“生逢其时、责任重大”

    2013年7月,习近平到中科院考察工作,临别时,一群研究生围拢过来,习近平在询问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后,对同学们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

    在欧洲访问演讲时,习近平对青年的重视更是溢于言表,他提到,“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2014年,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考察北大时表示。

    “中国梦”是习近平爱跟青年人探讨的话题之一,将“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是他对学子的殷切期待。在写给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的信中,他提到“中国梦”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并寄望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在给留德学生的回信中,他鼓励海外学子“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谈价值观:“人生要扣好第一粒扣子”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在北大面向师生讲话的重要内容。

    他领导起草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五四,未名湖畔,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12月,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再次提到“系扣子”的重要性。他谈到,一定要注意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第一个扣子系好了,衣服就顺了,第一个扣子系不好,衣服是歪斜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

    习近平同时谈到做人的道理,“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仁者爱人,人之初,性本善,要发扬人的本性中最本初的东西,呵护它,使它发扬光大,那可能就是人了。”

    谈成长:“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

    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给这群毕业生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曾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讲道:“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这样的寄语,源于习近平自身青年经历的感悟。当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到陕西省延安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他们和村民们一起住窑洞、干农活,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度过了7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

    习近平也曾在去年“五四”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分享自己年轻时候读书的经历,总书记“30里借书,30里还书”的故事令在座学子深受感动。

    谈工作:“情商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讲话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对青年提出四点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他寄语青年学子,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习近平青睐扎实工作的年轻人。他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

    除了扎实的工作,良好的情商也是习近平所强调的。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