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代模范 > 正文
张宝艳、秦艳友:不凡的坚守
发布时间:2016-05-24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缘起:“寻子”网站建立9年,不让失孩家庭“单兵作战”

多年前,张宝艳看了一本报告文学,描写的是被拐儿童的惨境,从那时起,夫妻俩开始关注被拐儿童。

20074月,张宝艳夫妻自费建起民间公益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从建立之日起,张宝艳就辞掉了工作,专职管理网站。

网站运行前两年,夫妻俩拒绝了一些好心人和爱心企业的赞助。他们几乎投进了所有积蓄,上网费、电话费,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而辛酸劳累换来的却是亲友们的不解,夫妻俩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几年中,“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坚持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志愿者队伍越滚越大,一些警察、律师也都加入进来。如今,网站已成规模运作,除了张宝艳外,已有7个固定员工,他们的工资是政府公益岗位解决的,而一些大企业也向网站伸出援助之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寻亲成功案例不断刷新……

9年来,张宝艳和志愿者们帮助家长寻子女、孩子找父母成功的事例已达1400多例,而这个数字几乎每天都在刷新。

17万志愿者加入,爱心在大江南北传递

“宝贝回家寻子网”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完全依靠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志愿者已突破17万人,遍及全国各地。而在网站固定工作的6个女孩和1个男孩是这些志愿者们的总联络人。他们每个人都起了单字的网名,“梦”“林”“娇”等等。

女孩“梦”负责“家寻宝贝”工作,她每天把新登记的信息梳理出来,给各地志愿者分任务。“现在任务越来越少,志愿者们都不够分。”“梦”笑着说。

志愿者小梅是公认的寻亲高产者,几年来,在她主导下,已完成160多起成功案例。“想想那些失去亲人的痛楚,我们多付出点又能算得了什么呢,陪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这也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小梅动情地说。

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一派出所指导员丁超说:“我是一名警察,能利用职业优势帮被拐孩子找家,非常荣幸。现在应帮上百个家庭团圆了吧,想想都很感动。”

张宝艳介绍,随着志愿者逐渐增多,他们对志愿者按着工作性质、地域等划分出150多个群,每个群都确定了负责人。其中有警方打拐办群、有技术鉴定群、有业务讨论群等等。

在依托网站自身运转同时,张宝艳还积极寻求与各大网站的合作,一旦发布寻人信息,各大网站都能及时帮助推送。“寻亲,如今变成了爱心大舞台。”

“我希望我们的网站越做越小,为了能让这些迷失的孩子,都能走上温暖的回家路,无论多苦多难,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张宝艳说。

(来源:新华网,记者周立权,有删减)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