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园地 > 正文
在机场为周总理回国“接风”,主席为什么“拂袖而去”
发布时间:2021-08-02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1961101524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大会公开指责未被邀请参加大会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并又一次激烈抨击斯大林。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于19日向大会致词,严肃指出,1957年和1960年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1957年宣言和1960年声明,是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共同行动的纲领。宣言和声明指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是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的保证。维护这种伟大的团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在讲话中还强调指出,兄弟党、兄弟国家之间,如果不幸发生了争执和分歧,应该本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耐心地加以解决。对任何一个兄弟党进行不公平的片面的指责,是无助于团结,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把兄弟党、兄弟国家之间的争执公开暴露在敌人的面前,不能认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这种态度,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中国共产党真诚地希望,有争执和分歧的兄弟党,将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在互相尊重独立和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团结起来。19611023日,周恩来没有等到苏共代表大会结束,就离开了莫斯科回国。图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到机场迎接。

1961年的10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二大回到北京,那可是一场唇枪舌剑的艰苦斗争啊!所以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等都到机场迎接总理。飞机到达是中午11点半,迎接仪式结束,已是午后时分,大家正准备四散归去,工作人员提醒毛主席,领导同志都没有吃过饭呢,毛主席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请客,每人一碗面,只是总理那一碗,油水要多放一点!

工作人员是一片好心啊,一是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很久没碰荤腥了,二是总理万里回归,也算给他洗尘吧,所以搞了一点“例外”。当毛主席走进餐厅时,却看到一桌“满满当当,还算齐整”的菜肴,并不是几碗素面。毛主席不高兴了,皱眉头了,转过身就朝外面走,径直上了他的车,所有领导同志也无人坐下动筷,各自离餐厅而去……

这就是毛主席“拂袖而去”的故事。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其实在那个艰苦奋斗而又激情燃烧的年代,还有不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小平同志调研某市,接待标准照样是二荤二素四菜一汤,但工作人员知道小平同志喜欢喝一杯,于是在他面前放了一小盅茅台。小平同志并不言语,只是把这盅酒推回了饭桌中央,一口也没沾,临走时,却按当时市价,将一元钱压在了饭碗之下——因为这盅酒是打开了给过他的呀!陈云同志那个“一盘素菜”的故事,更为人们所熟知,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同志视察某省,到饭点了,进饭厅了,却见桌上不是什么“四菜一汤”而是有七八盘荤菜。陈云同志也不言语,只把其中一小盘素菜拿到自己面前,然后添了一小碗米饭,独自吃了下去,弄得陪同的省委同志好不尴尬——谁叫你不守规矩,碰上个党内“最讲规矩”的陈云副主席呢!

毛主席要吃一点荤腥,国家不是供不起,周总理如此辛劳,为他接一下风也合乎“人情”,但为什么毛主席要“拂袖而去”?正如他在老店织补穿破的衬衣,6.94元一文不少要付清,正如他从来不吃滋补品,到了病重之时,吃了一点仓库剩下的碎燕窝,还批评了工作人员,作出“下不为例”的规定,这是因为党有规矩,领导人不能享受特权,不能搞“例外”。党有铁的纪律和钢的规则,需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以身作则来维护,来捍卫。如果“上面”不遵守,那就“下必甚焉”,一发不可收拾。

有一段时期,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盛行,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少数领导干部带头搞享乐主义,“率先”破坏党的规矩。最近不是披露出这样的厅官,不穿名牌不抽名烟不戴名表,“觉得出不了门”,不好见人吗?不是有这样的贪官,顿顿要开年份酒,临留置前两小时,还“照例”喝了一瓶50年的茅台吗?其次是“下面”或周围人的“好心”,为了“服侍”好“老板”,动辄破规矩,事事搞“例外”,一直发展到阿谀逢迎,无视党规国法的“家臣”地步,而我们一些当领导的,既不会“拂袖而去”,更不会“一口不沾”,顺从着那种超标的“接待”和奢侈的“待遇”,一步步走向贪图享乐的邪路。

毛主席“拂袖而去”,只是百千党史故事中的一个,党的领袖的身影,是那样栩栩如生,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那样地现实和深刻!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1628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