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园地 > 正文
百年党史中的志愿服务英模速写(四)
发布时间:2021-07-06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孙茂芳

“助人永远快乐,时代必定造就更多的新雷锋。” ——朱伯儒

武汉空军部队的朱伯儒,与群众同忧乐、共甘苦,为群众服务,像一团炭火燃烧自己,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 新雷锋”。

30多年前,他学雷锋做好事一举成 名,先进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曾长期义务赡养、服侍过地方两位老人,解救过 5位遇到危难的群众,资助过40余名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战士家属。197510月,他在 河南南阳火车站转车时,看到一老人突然胃大出血,便放弃乘车,将老人送进医院,一直守护了 3天,为老人献血 300毫升,代付了医药和住院费,并将老人护送回家。19773月,他在河南内乡县部队工地指挥部工作期间,一位民工因患肺结核吐血,生命垂危。他将其送到 150公里外的医院抢救,随后取出自己仅有的500元存款,卖掉手表,帮助这位民工治病,使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他还帮助和挽救过一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走上健康成长道路。19784月,浙江湖州一 位农村青年,嫌家乡贫穷,去武汉投亲不遇,患了重病,夜宿湖边落水,他救起这位青年,并将其留住自己家里,帮助医病,做思想工作,使其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朱伯儒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将军后,依然保持助 人为乐本色,先后20余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模范 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庄仕华

“快乐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我只干了力所能及的事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 啥都快乐,一辈子也愿意这样去做。” ——庄仕华

庄仕华,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原院长。

1973年入 伍以来,庄仕华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自觉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他主动要求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从当医生到院长,始终坚守在医疗第一线,像老黄牛一样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始终以公仆之心服务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数十万名 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常年坚持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行程40万公里,巡诊39万多人次,义务帮助26家偏远贫困农牧区医院和医疗点改善医疗条件,培养200多名技术骨干,帮助680多个患者解除了贫困。他始终以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4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发表专业论文51篇,先后有7种技术填 补了国内空白。他始终以赤子之心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肝胆相照,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分裂的 行为作斗争,用小小的手术台,架起了党和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张桂梅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 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张桂梅

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 部书记、校长。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 “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给了 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 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 希望。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 23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荣获“时代楷模”、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 困女孩圆梦大学,创 造了大山里 的“教 育奇迹”。办校十几年来,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一直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深夜才入睡。十几年中,张桂 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345名学生的家庭,家访行程十几万公里,培养贫困女学生1645人, 她们都考进了大学,自己却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

来源:《中国志愿》第3

发布时间:202172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