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3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13-08-07

【本期导读】

----------------

>学习文摘

>理论观点集萃

 

【学习文摘】

解读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一份厚重的民生语录

----------------

    中新网3月5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十次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份报告。温家宝从八方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及特点,报告中关于国计民生的表述亮点频现。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温家宝称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国经济稳定,充满活力”

    ——温家宝在谈及过去五年的经济发展时表示,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

    “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温家宝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温家宝指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须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温家宝称,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温家宝指出,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温家宝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温家宝指出,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

    “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

    ——在谈及食品药品安全时,温家宝强调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温家宝谈改革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温家宝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温家宝谈农村土地制度,称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温家宝强调,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温家宝指出,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减)

 

【理论观点集萃】

为梦想铸魂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高度概括了雷锋、郭明义、罗阳们的精神特质。这些在不同年代、不同领域涌现出的楷模,何以书写非同寻常的人生,何以给我们带来震撼和感动,靠的正是这样一些精神。这样的精神,造就了执着与坚持,造就了高尚与纯粹,造就了毫无保留的奉献,造就了毕其一生的埋头苦干和闪光的业绩。人,活的是精神。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够有力地展开和支撑人生向上、向前的维度,让生命在时代的交响中奏出华彩。

    雷锋、郭明义、罗阳,都是我们民族永远为之自豪的优秀代表。他们用人格来诠释和充实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饱经磨难又再次奋起,不断创造奇迹,顽强地走向复兴之路,这其中必然有一种精神在绵绵支撑。这里面蕴藏着血脉相传的厚重传统,更不断注入在奋斗中淬炼铸就的价值。信念坚定、心存大爱、忘我奉献、锐意进取,当我们从历史的轨迹和时代的脚步中探寻,一定会发现,这是所有为国家富强、生活幸福而努力的人心中共同的底色。

    一个伟大梦想的实现,没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不行的。梦想恢弘,前路迢迢。必须有雄厚的精神储备、坚实的精神力量。有了精神的助推,才能前行不怠,才能迎难而上。有了精神的滋养,才能一代又一代地涌现担大任、干实事的优秀分子。有了精神的凝聚,才能无数人戮力同心,势不可挡地大踏步前进。

    雷锋、郭明义、罗阳,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民族脊梁”,用精彩的人生为一种伟大的精神做了最真实生动的刻画。有了他们留下的身影,这种精神不再抽象,这种活法并不遥远。当千万人都试着跟上他们的足迹和步伐,我们离梦想就会越走越近。

    鲁迅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族魂是什么?今天看来,就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有了这个魂,一个人才能找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这个魂,一个民族才能找回自己的荣光和尊严。用这样的能量、胸怀、精神和锐气,去成就“中国魂”,就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廖言)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