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3年第39期
发布时间:2013-10-23

【本期导读】

----------------

>党建工作动态

>学习文摘

>党风廉政教育

 

【党建工作动态】

总局直属机关党委转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通知的通知

----------------

    近日,总局直属机关党委转发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群组发〔2013〕20号),并要求总局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扎实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

 

【学习文摘】

走出“制度陷阱”

----------------

    谈到制度,许多人会津津乐道“他山之石”。在瑞士,对“三公消费”有明令约束,向公务员提供旅游、就业机会、演出门票等都被视为贿赂。在新加坡,对公务员收受好处、接受宴请或者参加别人付费的娱乐活动都有详细规定。反之,少了好制度的庇护,即使有清正廉洁的人,往往也会因“劣币驱逐良币”而被逆向淘汰。制度不给力,好人就会吃亏,甚至还可能变坏。

    制度的作用如此巨大,以至于制度被“万能化”。有人因此说,在中国,制度很忙。不仅学者教授以研究制度为能事,许多领导干部也话不离制度、事不离制度。在许多人眼里,不仅作风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突发事故之类的问题,也一律归因制度弊端,解决措施也全寄望于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关注制度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人们期待制度“包治百病”,但现实情况往往并不如愿。制度规章一箩筐,却并不见完全奏效。“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政策就是不兑现”。一旦出了事故,制度又被当作反思对象。于是,新一轮的“制度制造”又开始了。国学大师钱穆谈到历代政治得失时说,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繁密化,往往造成前后矛盾。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容易成为陷阱。在公共治理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制度建设,更应避开“制度陷阱”。

    制度能否发挥功效,还得看人的作用。制度由人设计,但制度设计的目的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通过人的行为实践。偏废了制度执行,制度难免遭遇“稻草人”的尴尬。如果人人为制度鼓与呼,执行时却耍花样,“不把制度当依据,只把制度当工具”,“制度归制度,工作归工作”,那么制度的生命力在设计完成时就耗竭了。因此,要使制度起到实效,就需全力推动制度不走样不打折地执行。这种制度执行力,从深层次上说,就是培育一种认同制度、敬畏制度的文化,让制度和人形成良性互动。文化构成了制度运行的基础,没有文化内核,空有制度一堆,到头来制度也只是在文件中落实、在实际中落空。

    用制度疗治作风痼疾,更需要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自成立至今,我们党从来都十分重视理想信念、精神钙质等精神文化的塑造,为良好作风的形成和继续提供了强大内驱力。如今清除坐大成势的“四风”之弊,同样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改进和重塑。其中不可或缺的,还是制度文化的培育。当人人把制度从手头嘴边铭刻到心中脑中,当好作风从案头文件落实为行为习惯,制度的优势才能被发挥出来,而制度的弱项也会因精神力量得到补强。

    “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制度不是万能药,也不是独行侠。协同好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作风建设才不会因为落入“制度陷阱”而做无用功。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张鑫,有删减)

 

【党风廉政教育】

盘点“死刑贪官”的十个最后时刻(下)

----------------

    其七:李真“痛陈时弊”。自称“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反思自己走向毁灭的根源时说:“当前官场上突出的弊害是吏治腐败和结党营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如不断然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整治,无疑会成为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极大危险和严重障碍”。

    其八:周利民“终显人性”。作为建国以来陕西最大的金融贪污挪用公款案的主犯——建行西安分行北大街支行公司业务部原主任周利民被判处死刑。在法官宣判结束宣布休庭时,周利民签完字,突然转身向听众席大声喊:妈!妈!周利民的母亲听到儿子的叫喊后,拨开法警呼喊着:儿子!儿子!听到母亲的声音,周利民突然跪倒在地,向母亲磕了个响头。

    第九:胡长清“磕头求生”。因为自知罪孽深重,在法庭上,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态度十分谦恭。每次庭审之前或庭审完毕都会说上一句“谢谢审判长”、“谢谢公诉人”,或者是“谢谢律师”。一种求生的欲望在他心中涌动,他逢人便跪地求饶,哀求“放我一马!......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天天写,每天给你们写一幅。”

    第十:李玉书“凄厉惊叫”。四川省乐山市原副市长李玉书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执行注射死刑。管教说,他常常半夜里蒙在被子里抽泣,双手也会不停地发抖。在看守所的最后一夜,李玉书不时从噩梦中惊醒,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惊叫。

(摘自人民网,作者萃岚,有删减)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