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党建工作辑要 >学习文摘 >小资料 【党建工作辑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学习文摘】 胡鞍钢解读18届三中全会3大关键词: 全面改革、升级、与时俱进 ---------------- 此次全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全面改革”四字。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时代。与此相适应的中国改革也进入“全面改革”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就是制定并通过未来1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全面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旨在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创新,进而全面释放改革红利。这其中,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又是其他体制改革的政治保障;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兴领域,也是取得重大成果的领域;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任务,又是关系长远发展的制度安排。 此次三中全会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升级”。至少有三个升级版:第一个“升级”是指经济升级版,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正在向第一大经济体、更大经济体过渡,所以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升级。第二个“升级”是指开放升级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开放新红利。第三个“升级”是指改革升级版,也就是改革2.0版本,这一改革的升级方向除了继续经济改革,更有效率,还应该是绿色改革,公平改革,以及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改革。 三中全会的第三个关键词是“与时俱进”。怎么理解这个“时”字?第一指的是“时代”。中国正处在迅速崛起的时代、伟大复兴的时代,从世界视角来看,当然也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第二指的是“时势”,大势所趋的“势”。中国和世界的大趋势是什么?对中国而言,未来十年从世界第二变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经济体、科技实力国、综合国力国、文化强国,这不仅仅涉及经贸领域,还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化等综合要素和综合实力。在这种大趋势中,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升级点,提升自身的质量、效益、效率。第三指的是“时机”。现在回顾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这份报告非常前瞻性地提出,综观全局,进入21世纪头20年,中国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是非常重要,现在看来不止是20年,可能是30年、甚至是50年的时间。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不断创造战略机遇期,还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 (摘自凤凰网) 【小资料】 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诞生?(上) ---------------- 起草小组如何组成? 中央领导挂帅 兼顾地方负责人 从新华社披露的内容看,每次三中全会决定文件都经历了复杂的起草过程,一般用时半年。而第一步,就是成立起草小组。小组通常在全会召开当年的春天成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工作。起草小组的负责人通常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挂帅”。起草小组的成员通常由来自各部门和地方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组成,也会根据每次全会的主题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起草工作怎么展开? 分解任务 难点反复讨论 起草小组成立后,通常会初步确定文件的框架,包括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大致有多少条。大框架打好后,实行“任务分解”,把小组再分成若干“小小组”,由每个“小小组”负责某个部分具体内容的拟订。 作为“纲领性”文件,全会的决议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每一句措辞、每一个观点的阐述都经过深思熟虑。当遇到各方有不同意见时,往往要经过反复讨论才能达成一致。 (摘自《北京青年报》,记者刘一,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