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3年第44期
发布时间:2013-11-29

 【本期导读】

----------------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书目推荐

>小资料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改革,领导干部是关键

----------------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越要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改革攻坚战中,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决定》的主力军,以果敢、坚忍、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高超的智慧,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是时代赋予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决定》,各级领导需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改革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决定》是我国历史转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五位一体”统筹考虑和系统谋划。一方面,这一蓝图是各个领域改革的有机统一体,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相对独立;一方面,改革到了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又必须抓准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全局有全局的重点,条线有条线的重点,块块有块块的重点,制订各个领域、地区改革的路线图成了当务之急,能否重点突破也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第二,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更大程度地解放生产力,但解放生产力并非片面追求高速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我国资源、能源、生态及生存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深刻表明,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有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刻不容缓。

    第三,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现有利益格局,调整的幅度与改革的力度正相关。《决定》着眼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各级领导能否从大局出发,勇于推进涉及本部门、本地区不合时宜的既得利益改革,对改革全局至关重要。

    第四,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本质上,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眼于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激活发展活力、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公平、正义、法治的社会发展方式,着眼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让社会更加和谐。对中国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也要高度重视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缩小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平正义。

    第五,处理好政府转职能与干部转作风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根本症结主要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与监管缺位并存。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可谓“药”对其症。但要“药”见其效,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是关键所在。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有删减)

 

【学习书目推荐】

“强自身素质、建体育强国”2013年读书活动书目推荐之十

----------------

《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作者:[意]洛丽塔·纳波利奥尼

译者:孙豫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比西方和中国发展道路的不同。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为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衰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也有助于西方纠正过去20年所犯的错误。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

(该书为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3年下半年推荐书目,摘自紫光阁网)

 

【小资料】

三中全会“决定”如何诞生?(中)

----------------

    高层领导如何参与其中?

    提出总体思路 赴各地进行调研

    三中全会决定文件的起草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通常,在每次决定起草前,中共中央总书记都会对决定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重点要点等作出指示。在起草过程中,也会多次根据文件的进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在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领导人赴全国各地进行调研,也逐渐成为一项惯例。

    起草文件如何集思广益?

    51次座谈会 3000人参与讨论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并非“闭门造车”。

    据新华社报道,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分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走村入户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51次座谈会,听取了860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进行数十次修改后,起草组先要把基本成稿的文件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根据常委会讨论意见修改后,再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

    文件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意见上作出修改后,就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会下发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军队各大单位征求意见。

    座谈会,是文件起草过程中另外一个吸收各方智慧的途径。此外,一些部委、研究机构还会按照中央要求进行专题调研,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摘自《北京青年报》,记者刘一,有删减)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