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4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4-04-23

【党建工作辑要】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通知》指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与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力抓手和实践载体。要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为载体深化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要按照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查找思想上、作风上的差距,查找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严从实推进深化整改。对已经整改的事项,要跟踪问效、持续用力,不断巩固扩大整改成果,防止“反弹”、“回潮”;对正在整改的事项,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落实,防止降格以求;对尚未整改的事项,要加大力度,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防止不推不动、束之高阁。要推动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第一批活动单位对第二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要主动认领,自己改、积极改、联动改。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学习文摘】

抓作风必先强党性

----------------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以强化党性修养带动作风建设,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为我们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净化党风政风树立了标杆。

    党员姓党,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抓作风必先强党性。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在群众心中铸就永远的丰碑,就在于他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党性宗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对待事业、带动群众。“本立而道生”,坚定的信仰、坚强的党性,是焦裕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性修养提出的四点要求,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公私分明见境界,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学习思考养心性,就是要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求真务实明宗旨,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嫉恶如仇扬正气,就是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或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向焦裕禄等好干部看齐,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我们就能永葆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党风廉政教育】

老革命家廉洁自律二三事(上)

----------------

    朱德坚决不当“剥削户”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言传身教,廉洁奉公,生活俭朴,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典范。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当时亦过着清苦的生活,战士们看到他衣被单薄,就把一张豹子皮送给他。他坚决不收,并说:“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同志们很辛苦,穿着却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多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剥削户’了?”

    邓颖超不搞特殊化

    1980年6月,邓颖超率全国人大代表团去法国访问,途经乌鲁木齐。新疆接待部门特意给她准备了一辆“红旗”轿车。邓颖超知道后,通知有关部门说,她不坐“红旗”轿车,要和代表团成员一起坐面包车。邓颖超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没有坐专机,乘坐的是民航班机。下飞机后,她睡的是硬板床。为了省电,房间不让多开灯。那几天,乌鲁木齐天气较凉,宾馆工作人员拿来电炉子,邓颖超却不让开;每日三餐都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出发时,邓颖超仍然同大家一起坐面包车,从宾馆到机场,然后乘民航班机去巴黎。

    陈毅“腰缠万贯不医伤”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成为领导苏区游击战争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他身上带着一批金条,那是党组织发展队伍的活动经费。为了安全,也为了减轻同志们的负担,他一直秘密带着。他虽然在战斗中腿部受过重伤并经常复发,但却是“腰缠万贯不医伤”,舍不得花一分钱给自己买药。后来,随着革命斗争越来越艰险,陈毅怕自己发生意外,便把密带金条的事公开了。一天夜里,他把队伍集合起来,深情地对大家说:“这些金条是党的钱,是党给赣南游击队的活动经费,过去都是由我秘密保管。党让我保管这么多金子,我从来没敢乱用,我们党的事业需要这笔钱,我们部队的发展也靠这笔钱。今天,我有责任当面郑重地告诉大家,万一我在战斗中被打死,我的尸体同志们可以不考虑,但这些党的经费千万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

    任弼时病重仍拒“特殊化”

    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的任弼时在全国解放后生活仍十分俭朴,即使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还是继续坚持繁重的工作。他住的房子临着大街,很不适宜休养。工作人员给他找了一处合适的房子,建议他搬过去。他说:“那个房子住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结果一直到他病逝,房子也没有调换。

(摘自《道德新视界》)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