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 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选摘(一)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从6月30日起至7月中旬,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实施,《人民日报》等媒体集中刊发“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用文言文为100位优秀共产党员作传,充分展示优秀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本刊将不定期选摘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丁晓兵(1965~,1984年入党) 丁晓兵者,合肥人氏。少怀远志,投身军旅,适逢南疆战事,以血书请战而为先锋焉。穿插壕堑,驰骋枪林,因回掷敌方手雷而失其右臂,立一等功。其后矢志军营,奉真情于士卒,铭心使命,献残躯于关防,擢大校军衔。赞曰:靖氛克敌,天降其兵,巡边守隘,国仰干城。(作者:刘太品) 马永顺(1914~2000,1951年入党) 马永顺者,祖籍天津宝坻,乃为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也。早岁家贫,中年翻身。曝丹忱以向党,矢勤报国;创新法以伐柯,奖掖屡蒙。及后,反哺于山林,投身于绿化。义务植树五万余棵,终酬其平生之夙愿焉。(作者:康永恒) 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辛酉十月,女排夺冠于世界杯。振体艺于式微,九州振奋;兆民族之复兴,万众激昂。而后,叱咤于环球赛事,桂折五度。其顽强拼搏、团结奋斗之精神,郁郁勃勃,发为中华之光。善哉!升红旗之铸伟,宜青史之载彰。(作者:周黎霞) 孔祥瑞(1955~,1984年入党) 孔祥瑞者,天津码头工人也。勤以励精,不辱时代使命;学以致用,力攀知识高峰。钻研以收获,熟练而精干,追求则卓越。以初中文化之学历,享蓝领专家之殊荣。人尝谓“知识就是力量”,此足证也!(作者:吕可夫) 孔繁森(1944~1994,1966年入党) 孔氏繁森,齐鲁聊城人,乃孔子七十四代孙。曾两度请缨,辞桑梓,赴西藏,初任职岗巴,后主政阿里。为人朴厚,克己而利于群;在政清勤,鞠躬以尽其瘁。年五十因车祸殉职。呜呼!德传雪域,福被藏民;声名著于一时,共产党人之境界彰乎百世也。(作者:刘太品) (摘自《人民日报》) 【论述摘编】 赓续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惟其有活力,才能勇于自我净化;惟其不断净化,才会更富有活力。对于我们党来说,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漫漫征程中,这样的党建辩证法始终颠扑不破。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腐恶与毒瘤,我们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胆气“举起手术刀”,捍卫肌体的健康、队伍的纯洁,捍卫共产党人清廉务实为民的政治基因。 古人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从反思的角度,那些倒在反腐利剑下的贪官污吏们,何尝不是普遍经历了思想变质、行为变味、基因变异的畸形人生?必须时刻记住,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党的干部,官再大,位再高,首先还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服务者。有这样一个问题,难倒了不少人——入党誓词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是“永不叛党”。很多人不解,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为什么还要保留这句话?只有读懂党的全部历史,读懂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我们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谛——忠诚。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像牛玉儒那样“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像杨善洲那样“手中权力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始终忠于人民、忠于职责的党员干部,才能摆得正公与私的位置、经得起名与利的诱惑,坦坦荡荡地走好人生之路。行动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尤其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社会纷繁复杂,各种“炮弹”层出不穷,“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拷问一刻也不停息,只有时刻激活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党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鲜活的存在。从机关单位的车子房子,到人头攒动的办事窗口,从每一笔民生资金的发放,到每一个公考录取结果的产生,群众认识和看待党,常常是在这些细微之处、细节之中。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你怎么做,人们就怎么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每一个党员都敢于担当,干出党员的样子来,活出党员的风采来,让身边民众感受到温暖与希望,那么汇聚8600多万党员和13亿人的无穷力量,我们必将照亮一个更加光明的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詹勇,有删减) 【党风廉政教育】 朱元璋用心良苦诫百官(上) ---------------- 四菜一汤 设宴劝诫 由于长年的战乱和灾荒,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到了困苦不堪的地步。而一大帮追随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功臣们,自然会尽情享乐一下,产生一些骄纵之气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间的疾苦,也知道那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一天,他下旨宴请文武群臣,为皇后祝寿。臣子们非常高兴,以为又可以重温战争年代那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乐时光呢!可是让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宴会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朱元璋逐一大赞每道菜的好处:“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群臣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又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摘自《北京青年报》,作者马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