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摘编】 “摆谱”摆不出威信 ---------------- 有的年轻同志初任公职,往往为树立威信而犯愁,为追求所谓的“威”,故意去“摆谱”。有的人装模作样、拿腔作调,开会故意拖延时间,调研任意铺排造作,满世界登报上网吹嘘宣扬;有的人则以抖威风的方式树威信,动不动就搞突击检查、工作汇报,谁不听话就给谁来个下马威。 对下级装腔作势,对群众盛气凌人,即便可以一时威慑住别人,却很难让人心服和信服。摆谱的习气,背后其实是封建官本位的糟粕思想在作祟。官场上自古就有“官大一级,理大一分”的说法,讲究的是在其位就要有官威,有官威才能有作为。一些干部信奉这样的庸俗官场学,为了树起个人威风派头,借助“非常手段”将权力神秘化、图腾化,故意营造“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沉闷氛围。老百姓常念叨的“官小架子大”“当个小官就瞧不起人”,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干部摆谱,下属受累,百姓吃苦。一派官威冲天的气象,于工作开展何益?于团结奋斗何用?摆谱摆不出威信,只会脱离群众、令人生厌,把自己推到好作风、好干部、好领导的对立面。许多腐败官员省思堕落原因,很重要一点就是掌握权力之后爱摆谱,把官僚主义与官场权术“玩”到极致,到最后一头栽在南墙上。权力不是权利,不能忘乎所以、飘飘然,更不能拿公权作私器,肆意为所欲为。不仅“官小架子大”值得批评,“官大架子大”同样不足取。 当干部总得需要点威信,但威信不等于威慑,威严不等于威逼,不管是“装”还是“摆”,树起来的最多是官气、官威,根本算不上威信。越是政治不成熟的干部,才越在乎徒有其表的官架子、官模样。真正稳重老练的党员干部,根本不会在意什么“谱”和“面”,更不会把耍威风折腾群众当作乐事。威信是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与权力关系不大,与品行操守、行事方式关系极大。有威信的干部,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到哪儿都能开辟火热的工作局面。干部威信高,班子才有向心力,工作才有战斗力,才能形成凝聚力。 威信不是天然就有的,干部的威信如何树起来?一则,“善养吾浩然之气”,通过正直品行涵养出来。树立威信的关键在于赢得人心,品行要端,作风需正。“常怀为民之心”,群众心中才会记住谁;“常兴为民之举”,说的话才会有人听。二则,“公生明,廉生威”,通过为民实干拼搏出来。干部以身作则,才有群众令行禁止;干部冲锋在前,才有群众争先恐后。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孜孜为民、鞠躬尽瘁,同事自然钦佩,群众自会赞服,何需自封与吹捧,鲜花、掌声与地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威信其实是一种无声的说服,靠的是以身作则的表率力量。把心思与作为集中在“为民、务实、清廉”上,功到自然成。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李波) 【党风廉政教育】 邹君断缨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了一个故事:周朝时邹国的君王喜欢戴有长飘带的帽子,他周围的百官也跟着戴起了这种帽子,这一来长飘带的帽子便昂贵得出奇,邹国君王为这件事很忧虑,便问身边的大臣,这种帽子为什么贵得没边?身边的大臣说:“国君喜欢戴这种帽子,是一种无言的倡导,百姓自然纷纷效仿,所以这种帽子的价钱就涨了上去。”邹君听了便首先把帽子的飘带剪掉了,老百姓见国君戴着没有飘带的帽子,大家也就不再热衷于有飘带的帽子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全国都穿起紫色衣服,导致五匹素色布抵不上一匹紫色布的价钱。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建议,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并对左右穿紫色衣服的侍从说:“请后退几步,我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当天侍从官员就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国就都不穿紫服了。 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上行下效,历来如此。《列子·说符》卷下记载了一句话:“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是故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不论好的风尚或坏的风尚,一旦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普遍行为,不用多问,肯定与“上行下效”有择不开的关系。有些事情,三令五申可能起的作用有限,而身体力行则能做到令行禁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革命先烈恽代英说:“言语给人的影响如蜻蜓点水,行动给人的影响才能入木三分。” “邹君断缨”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易懂而又不易做到的真理,那就是“不许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不做;号召大家做的事情,领导首先做好”。最有效的动员令是“率先垂范”。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高深,有删减) 【思想视点】 ---------------- “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可以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 ——《人民日报》刊登的北大教授张颐武文章认为,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 “有人认为人口红利消失后,可通过产业升级,用‘中国智造’护驾‘中国制造’。其实‘制造’和‘智造’都依赖年轻的体力和智力。年轻人跳得高(经济增速高),也转得快(产业转型、升级快);而老年人不但跳不高,转身也可能会闪腰。”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者易富贤《正是中国的人口危机》 (摘自《思想理论动态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