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6年第35期
发布时间:2016-09-22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学习文摘】

为理想奋斗者最快乐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陈列物品中,有一张特别的党员登记表,上面的名字是贺龙。贺龙18岁参加国民革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他一次次提出入党申请。1927年,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身为国民党将领的贺龙,毅然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在起义军南下瑞金途中,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人粗略算了一下,贺龙先后70次申请入党。

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到最深处的光明,并为之义无反顾、奋斗终身,正是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即便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血流成河,依然擦干血迹、拿起武器,开启新的革命征程;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平均年龄不到25岁、每百人不到80杆枪的红军队伍,破封锁、翻雪山、过草地,赢得长征的胜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团结奋斗、走向复兴,理想信念尤不可缺。

张爱萍的儿子张胜在《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以“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评价父亲。“天真”,并不是说不切实际,而是说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二、始终不渝。张爱萍15岁投身革命,两次被捕入狱,数十年戎马生涯,转战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无一个、船无一艘的情况下,他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海军,后来又挂帅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总指挥。抱定了理想去搞革命、抓建设,即便跋山涉水也不喊苦叫累,即便四处碰壁也绝不妥协,忠实于理想,正是共产党人的“天真”写照。

有人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摄影家、纪录片导演左力,历时374天,行程12000多公里,重新走完红军的长征路。他说,这次长征给了他三条命:吃饱穿暖喝足,享受的只是性命;琴棋书画游遍天下,享受的只是生命;循着梦想追求理想,获得的是一生的使命。理想具有超越现实、超越物质的魔力,以崇高理想为一生的使命,生命意义因之而不同,生活价值因之而升华。

“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的,理想信念的价值在于坚定不移,理想信念的威力在于脚踏实地。高谈阔论难免流于苍白无力,虚功实做、立足实际才是高扬理想信念的正确方式。不管时代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抱定理想信念,锲而不舍地实干,驰而不息地奋斗。

不可否认,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思想激荡的时代,难免有人虚无信仰、迷失理想。正因为这样,更需要我们时常补一补信念之钙、擦一擦理想明灯,用理想信念打牢做人做事的精神根基,端端正正地走好人生道路。

古人说得好,“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理想的力量不是钢铁、胜似钢铁。把理想信念立在心田中,挺到行动中,我们一定可以积攒起齐声喊、同心干的合力,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吴齐强)

【论述摘编】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内容摘登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通过加强巡视工作,严明党的纪律,使纪律不流于形式,防止纪律变成一个很松、很软的东西,真正强化刚性约束。修订条例坚决贯彻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深化“四个着力”,推动依法依规开展巡视。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巡视发现问题要深挖线索、顺藤摸瓜,既要叫板,也要较真。发现了问题,查处要到位,如果迂回而过,发现了跟没发现问题一样,或者发现了解决不了,还不如不巡视。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是什么?“天”就是党和人民。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现在巡视开展起来了,有了这个条例,就要把这个制度坚持执行下去,相信一段时间后,会起到治本作用。所谓的“不想腐”,就靠提高觉悟,而“不敢腐”、“不能腐”,巡视是立竿见影的。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要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不仅不能产生应有作用,反而会损害法规制度的公信力。我们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坚决纠正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抓好法规制度落实,必须落实监督制度,加强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要用监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党风廉政教育】

曹修古清正有节

----------------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身为言官,曹修古公正无私、仗义执言。

晏殊是曹修古的好友,他对晏殊的文学才华十分欣赏。当时,晏殊官居枢密副使,位高权大,脾气当然也大。一次他生气了,竟用笏板打人,把人牙齿都打断了。曹修古并不因为晏殊是他的朋友而掩饰其过错,他当即向仁宗奏告:“晏殊身为辅弼大臣,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百官效法的榜样,他如此愤怒急躁,实在有失体统。太宗时的大臣陈恕曾在中书省打人,当即就把他罢黜了。请依旧例对晏殊进行处罚,以平息众议。”

仁宗时,社会上弥漫着奢靡之风。那时宫中喜欢用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衣服,或许是国内出产不足,仁宗又下诏去南越采购。曹修古上奏说这种做法“重伤物命”,而且真宗曾下令禁采狨毛,现在大肆采集翡翠鸟的羽毛诚为不妥,应当予以禁止。仁宗听后,采纳了曹修古的建议。

曹修古擢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不到一个月,刘太后的侄子刘从德死了,太后悲痛之余,竟将刘从德的姻戚以至奴仆八十余人都予以破格授官。曹修古等人纷纷上奏批评,太后自然大怒,将曹修古降职为工部员外部、同判杭州。还没等到他去赴任,又改为兴化军知军。因为遇到大赦,曹修古官复原职,可是他来不及回京,就病逝在兴化了。

曹修古生活俭约,洁身自爱,从不收受礼金,死时竟贫穷到无力归葬。他生前的同事及兴化地方人士唏嘘之余,纷纷捐款帮助。他的次女受父亲影响很深,她哭着对母亲说:“父亲以忠节名闻天下,怎可接受他人的馈赠而玷污父亲的德行!”夫人听了,谢绝一切赠礼,为曹修古守住了最后一份清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欧纪轩,有删减)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