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工作动态】 总局直属机关党委举行2016年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做好2016年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要求,近日,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召开了2016年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杨树安出席会议并作点评讲话。总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朱国平、郭建军,各直属党委、支部书记,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党务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述职的直属党委所属各党支部书记,机关各部门党员、群众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高元义主持会议。 会上,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直属机关纪委书记朱国平同志作2016年直属机关党建工作述职。办公厅党支部、宣传司党支部、服务中心党委、自剑中心党委、田径中心党委、乒羽中心党委、登山中心党委、社体中心党委、训练局党委、中国足协党委等10个直属党委、支部书记分别作了述职。 杨树安同志对各直属党委、支部书记的述职作了现场综合点评讲话。他指出,大家准备得认真而充分,客观地总结了成绩,实事求是地摆出了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总的来看是各有特点,也有亮点。 杨树安同志指出,既要看到成绩、坚定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也要正视问题、找到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认识,做到“五个再提升”,即在对“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认识上再提升、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能力上再提升、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上再提升、在围绕中心发挥作用上再提升、在解决问题补短板上再提升。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真正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上,落实到推进体育改革的行动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努力做好2017年党建工作。 他指出,当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战略思想,自觉用总书记讲话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提高政治站位,解决好对深化体育改革和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主动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思考体育改革。2017年要继续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强总局系统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工作作风和干事创业能力,为体育改革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来源:总局政府网站) 【党建工作辑要】 中共中央印发《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 ----------------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修订和实施《若干规定》,对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抓好《若干规定》的学习贯彻。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刻理解《若干规定》基本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上级党组织应当通过派出督导组、派人列席等方式,对下级单位召开的民主生活会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对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上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过问,派出得力的负责人列席民主生活会,严肃指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切实帮助解决。中央组织部要会同中央纪委机关等单位加强督促指导,适时对《若干规定》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若干规定》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摘自《人民日报》) 【理论观点集萃】 让体育的面色更红润 ---------------- 中国体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变革需求。纵向看,经过30多年奋斗,竞技体育已稳定在世界强手之列,以奥运争光为中心的目标体系,正在不断延展为由“大体育观”引领建构的综合价值体系;横向看,随着体育综合价值被深度开掘和广泛认同,体育同经济、社会、文化、健康等诸多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化学反应”,其独特的纽带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深化改革此其时也,时不我待。 时空场景的转换和变迁,深刻改变着体育发展的模式,体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亟待现代化的理念和措施与之匹配。以往,体育更多从国家层面得以展示,如今,在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体育的多元功能日益彰显,“绿色、健康、朝阳”的特性正催生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后劲。让体育的筋骨和神采在这3个层面得到充分发扬,互相支撑,体育改革的路径和模式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依托。 跳出体育看体育、看体育改革,需要重构发展格局,打破利益藩篱,激发内生动力。勇气、信心、智慧缺一不可。这不仅是“蜕层皮”,更意味着脱胎换骨。对以往模式的认识,应当有时代的视角,对未来发展的把握,更要有包容的胸怀。 举国体制理应注入时代内涵。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充分融汇社会力量,才能真正将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而不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甚至成为固化利益的借口。 问题导向需要倾听各方声音。认真梳理不平衡发展中的短板,让基层成为体育的沃土,改变体育社会组织“倒金字塔”的架构,推动大众体育社团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无数“毛细血管”,让中国体育的面色更加红润。 服务全民亟待更新管理理念。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是民生已成共识。让人民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优先保障体育的社会效益,政府不是大撒把,而是要以服务的理念去更有效地引导规范。 尊重规律更要力戒浮躁心态。体育产业是块诱人的蛋糕,资本的涌入会带来新的动力,也会产生泡沫和虚火。体育事业和产业的规律不只是训练规律、比赛规律,也包含市场规律、教育规律等诸多要素,综合把握、理性前行、久久为功,体育将为国家和民族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更为久远的荣耀。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中国体育曾创造了无数辉煌,如今又站上新的起点。人们的心中,期待一张全新的答卷。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薛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