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8年第23期
发布时间:2019-02-25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理论观点集萃

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精神力量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始终焕发改革者、奋斗者的精气神。

  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始终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风生水起,从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正是凭借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改革先锋受到隆重表彰。他们是千千万万改革者的模范代表,他们的奋斗历程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诠释。

   这种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力量,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力量,是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力量。改革开放精神,既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40年的伟大奋斗中淬炼升华、辉映时代、深入人心,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激发奋进动力,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既有着光明的前景,也面临各种艰难险阻。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关头勇者胜,这正是考验我们意志和能力的时候。唯有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迸发出改革开放精神的无穷力量,才能闯关夺隘、劈波斩浪,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浩荡前行。

(来源:新华网 有删减)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种信仰、信念、信心,是中国人民风雨无阻、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在今天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只要我们筑牢信仰、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必将在艰苦磨砺中愈挫愈奋、愈战愈强。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展望新时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奋斗征程更加壮阔。让我们激扬改革开放精神力量,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新光荣。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学习文摘

化繁为简是功力

世间有些事,内容繁杂,头绪纷乱,每每让人不摸头脑,无处下手,望而生畏。抓住事情的本质特征,把极繁之事化为至简,提纲挈领,好记好用,亦便于流传。

  北大老校长蒋梦麟,是个成功的教育家,尤其长于办事行政。在谈到治校经验时,他说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借鉴西方人科学务实认真的精神办事。的确,论个人魅力,他不及蔡元培;论才情,他不及胡适之,但论起办事能力,蔡、胡都要让蒋三分。其“三子”之说,精彩之极,倘能心领神会,勇于践行,必是干练之才。

郁达夫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很独特的一位作家。有一天他应邀去演讲,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达夫一走进演讲厅,二话不说即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快短命”。听众一头雾水。他解释道,我要讲的“基本概念”就是这“三字诀”:“快”就是痛快,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短”就是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命”就是紧贴命题,围绕中心,演讲和作文都不能离题太远。

若论讲课,在整个西南联大,没有谁比刘文典的课讲得更精彩了。有一次他讲写作,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大字“观世音菩萨”,众学生不解。他喝足了茶,慢条斯理地一一道来:“‘观’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学生们听了,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牢牢记住了这一“葵花宝典”,并终生受益。                           

都知道金庸是个武侠小说家,其实他还是个办报的行家里手。当年,他主办的《明报》副刊,聚集人才之多,文章质量之佳,均独步天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金庸总结的副刊之五字真言大行其道——短、趣、近、物、图。先说短。副刊文章应短而简洁明快,少引经据典,不咬文嚼字。再说趣。副刊文章一定要新奇有趣,轻松活泼,可读性强。再说近。就是要有时效性,要与时代同拍,要接近新闻,接近“时尚”,对时下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从文化方面进行阐释。说到物,就是言之有物。最后说图,要少而精。这五字真言深得报纸副刊质量之真谛,是异常珍贵的经验之谈。

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但总有一些人惯于简单问题复杂化,行文说话时穿靴戴帽,上纲上线,啰啰嗦嗦,不得要领。

(来源:《前线》杂志2018年第7期  作者:路人 本文有删节)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