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署】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 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指出,要着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忠诚,着眼坚定信仰深化理论武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持续改进作风,激励担当作为,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年龄结构,改善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加强管理监督、激励担当作为,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强化正向激励。要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规划纲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抓好贯彻落实,提高领导班子建设质量。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选干部、配班子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履责情况要纳入考核内容。班子其他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人事)部门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05日 01 版) 【党纪法规】 防止上级“乱甩锅” 这个条款好处多 ---------------- 新修订的问责条例里,有一个“防甩锅”条款,那就是第六条。第六条规定,问责应当分清责任,同时特别强调: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注重从自身找问题、查原因,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不得向下级党组织和干部推卸责任”。 这个条款,针对现实中上级向下级推卸责任的现象。 比如,上级要求下级签订责任状,自己却当甩手掌柜,出了问题就找下级背锅,动不动就一票否决。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乡党委书记数了数自己亲手签订的责任状,一共有20多份,诸如道路交通安全、防汛、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等。每一项出了问题,在年终考核时都会遭遇“一票否决”。 还有就是上面布置任务,中间层层加码,层层往下甩,最终基层兜底,这一过程中,时间越来越紧,要求越来越高,比如,上级部门30天要结果的工作,到县里就变成20天,到乡镇只有10天的落实时间。最终基层兜不住,只能瞎对付。特别是面对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有的上级部门把风险甩给基层,自己做“太平官”,一旦出问题,就把做事的干部推到前面。还有的批评基层工作“这不行”“那不行”,而一旦任务落到自己头上,就极力躲闪。 还有一种逃避责任的恶劣做法,就是打着“集体研究”的幌子,干违纪违法之事。前段时间,江苏某县委巡察组发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居然把职工已经休过的年休假,都变更为事假,这样休过假的职工也可以领取年休假薪酬。这么明显的一个违规操作,局领导却把议题正式提交党委会研究,9名班子领导成员无一人提出反对意见。有了集体决策“背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始集体造假,伪造虚假会议记录,而且还在单位公示。本来,集体研究是为了防止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上搞“一言堂”,但一些领导干部,以为只要集体研究过的,就有了挡箭牌,追究责任也不会追到自己头上。 上级敢“甩锅”,乃权责失衡之错。抓一项工作,首先要明晰责任,谁负全面领导责任,谁负主要领导责任,谁负重要领导责任,都要“安排”得明明白白。新修订的《问责条例》坚持“权责一致、错责相当”“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理,该是谁的责任就问谁的责任,该追责到哪一级就追责到哪一级。问责的时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依纪依规,既追究全面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又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并且突出领导责任,不能只抓着具体干活的人背锅,督促领导干部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学习文摘】 材料如何写出新意 ---------------- 每当笔杆子们的文章被领导批评说,“这文章没有新意啊”,大家都会头疼。公文写作谈创新,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嘛,公文的文种、格式、甚至是字体标点都被《条例》规定的死死的了,内容上,每篇文章的都要有相对应的主题和内容。无论是内容还是格式都被框定住了,咋有新意啊。如何大家这么想,我只能说大错特错,领导要的新意,不是指让我们突破规定的限制。而是我们的行文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方式上要有心意,不能老是“三段论”、“党八股”。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有新意。 一是不要总是三段论 撰写文章确实要注意层次感,分隔段落应该是反映层次结构的最佳方法之一。许多公务员新人经常被灌输一种想法,即在编写公文时必须将他们分为三段。有些人常常容易被“三段论”模型所困。拼凑而成的文章不仅缺乏强烈的层次感,而且使人感到困惑。 每一个文章段落都是服务文章内容的。撰写一篇优秀公文的第一个条件是从材料,内容,服务对象和使用方式等开始,并在设计段落时有一定的重点和重点的划分,文章自然会成为段落:内容,从逻辑上讲,一口气。 二是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 许多人写文章开头总是以“为了...”开头,以为撰写文章的目的和意义必须从一开始就明确。确实,公文撰写的许多内容都与某些特定问题相关,并且撰写目的明确可以为陈述文章背后的内容铺平道路,以便读者尽快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如果任何正式文件都以“ 为了...”开头,那将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感太平淡无奇了,与他人文章的口味相同。 撰写公文应该结合不同的内容和主题,突出显示不同的内容要点。如果精神上的意义很重要,就以它为起点;相反,如果实现的内容更重要,则应将此类内容放在较高的位置,以使读者理解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归根结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三是不要太注重全面性 有时,公文的内容会涉及很多方面。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人会一直努力做到“大而全”,并试图将所有内容都写进去,因为担心写得少,导致内容不够全面。而且这种全面思考的追求会导致撰写大量的正文内容,但是重点不够,人们看不到要点,有一种吃“大杂烩”的感觉。 在撰写公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敢于做出选择,特别是当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时,并且必须特别注意将主次要分开。重要的内容集中在重要的内容上,次要的内容是可以一键取下或省略。 四是不要长篇大论 有人认为,撰写一篇篇幅较长的“大文章”的能力是一个人写作水平的唯一指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公文需要的是简洁、短小,以最精致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撰写公文的时候,最忌讳的事情是将本可以用一个句子完成的内容分成两个句子。可以在一个段落中明确指出的内容分为两个段落以重复。这不仅会大大降低整个文档的水平,而且更是我们反对的讲车轱辘话。一篇优秀的公文,让人读起来要有一种“干净”的感觉,让你读起来清晰明了,词语表达准确到位,寓意明确,铿锵有力。 (来源:帮你写公文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