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21年第20期
发布时间:2021-06-21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时政要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新华社北京615日电 6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文章指出,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要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文章指出,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0615

【党建文摘】

徐文秀:领导干部要习惯“被批评”

  随着政治生态越来越清朗,人们普遍感到,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同志之间的批评越来越常见了,“辣味”也多了起来。这应该是一种好现象。对此,一些干部从不适应到开始适应,从不习惯到逐渐习惯,但也有不少干部“被批评”后浑身不自在、不舒服,感到无所适从、不习惯,甚至还耿耿于怀、心生芥蒂。

  人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习惯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适应的一种态度和方式。人之习惯有好有坏,喜欢听好话、表扬的话,乃至恭维的话,而不乐意听刺耳的话、批评的声音,是人之常情和人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种坏习惯。现实中,有的人一旦听到人家批评自己就嗷嗷叫,屁股坐不住、脸上挂不住、心里憋不住,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样子;有的人对批评的话习惯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只是当耳旁风;有的人对批评极为抵触和反感,觉得是跟自己过不去,是恶心自己,搞打击报复,一副拒绝、排斥的态度,甚至原本的红脸变成了翻脸,恼羞成怒,翻脸不认人;等等。

  习惯“被批评”,就是习惯不舒服。曾几何时,当干部是件很舒服很风光的事,经常被抬着、哄着和捧着,到处是鲜花和掌声,这也使得一些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飘飘然、昏昏然而且自我感觉好的毛病。而批评却是直指他人身上的毛病、缺点和问题,是在“找茬”,客观上会让人尴尬难堪,甚至“出丑”,下不了台,接受和适应这种“被批评”无疑是难受的、不容易的。人都爱面子,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口碑,对批评本能地抵触和逆反,“被批评”时不舒服是正常的。但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特别是,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服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既然我们的一切奋斗在于让老百姓满意和高兴,那么用我们的不舒服去换老百姓的舒服、用我们的不自在去换老百姓的满意,何乐而不为呢?有了这种宁可自己不舒服也不让群众不舒服的胸襟、宁可自己不自在也不让群众不满意的气度,“被批评”时也就泰然处之了。

  习惯“被批评”,就是习惯被监督。“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人是需要监督的,而批评则是“镜于人”,是最好的监督,有了这种监督,则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却是一种危险。现实表明,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却是你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却是你明天的敌人。这些年,一些落马官员在忏悔中都谈道,自己的问题如果当初有人大喝一声、猛击一掌,甚至“咬耳朵”时能把“耳朵”都咬下来,或许会让自己警醒起来,也可能不会越滑越远。那些成功者也说,自己一路走来,表扬过自己的人都不记得了,而批评过自己的人却感念在心、记忆犹新。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批评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揭短不可怕,护短才危险。正确认识批评,充分看到批评带来的好处,则会乐于、甘于和习惯于“被批评”了。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悉的技能更有用。“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167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