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摘】 有感于奥运健儿的青春气质(人民论坛) “我都17岁啦!”在东京奥运会颁奖仪式后接受采访时,体操女子平衡木金牌得主管晨辰这样说。5个动作3个满分!在跳水女子十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466.20分的总成绩拿到女子十米台历史最高分,惊艳世界,只有14岁的她,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人们感叹: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奥运冠军了! 在本届奥运会赛场上,年轻人在多个项目中成为焦点。400多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其中“90后”300余人,“00后”58人。不只是亮眼的运动成绩,年轻一代在赛场内外所展示的自信、开放、落落大方的精神气质,更令人欣喜和振奋。 他们阳光、率真,获取国际顶级赛事奖牌同时也有轻松活泼的另一面。射击运动员杨倩赢得奥运首金后,在领奖台上用双手比出心形,还表示想吃妈妈做的油焖大虾,让无数人会心一笑。23岁的张雨霏则把在本届奥运会收获的4枚奖牌全部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头做出各种有趣表情。 他们自信、沉着,对体育精神的真谛理解深刻。女子RS:X级帆板冠军卢云秀表示并不紧张:“我想要那种航行的感觉。”管晨辰说她一直以来都和自己比,没想结果。戴着红色蝴蝶结的王春雨只想证明中国中长跑行、自己行,从而突破自我、创造了历史。 他们开放、包容,“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张雨霏赛后紧紧拥抱重病复出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约明年亚运会再见。羽毛球女单选手何冰娇面对美国对手突然因伤退赛而流下眼泪。汪顺夺金后向匈牙利游泳老将切赫鞠躬致敬。这些动人瞬间被国际媒体称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现”,也是中国形象的最佳代言。 爱国心体现在奋斗中,红色基因流淌在年轻体育健儿的血液里。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中国组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张雨霏说最后50米“拼了”,因为“中国力量从心底燃起来了”。巩立姣在女子铅球决赛中投出最远距离后,不断用大拇指指着胸前的国旗,那是她力量的源泉。21岁的李雯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入党,她说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够格。杨倩获得首金后,表示希望用这枚金牌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祖国,何谈个人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为体育健儿搭建了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也让他们更有信心、底气创造新的历史,回馈祖国和人民的期待。 为梦想打拼,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只体现在奥运赛场。今天,中国青年在各个领域都展现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从产业前沿到国防前线,从乡村振兴的舞台到科技强国的征途,青年人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平视这个世界,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由中国体育代表团看青年一代,正是旭日东升、光辉灿烂。青年可期,中国未来可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习骅 发布时间:2021年8月9日 【理论观点】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七一”讲话: 这个“不可逆转”,重逾千钧 系列解读之三:这个“不可逆转”,重逾千钧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文章,为您梳理解读讲话中的一系列重大观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重要表述。 这个表述出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总结这个伟大成就得出的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是“不可逆转”四个字的内涵所在。 回望这八年多的光辉历程,“不可逆转”,这无比豪迈的四个字,重逾千钧。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这个“不可逆转”根基很牢 回顾百年党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伟大成就的取得,都伴随着制度层面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这充分证明,完善的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的生机活力,足以告慰先辈。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巨大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强调,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八年多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回顾这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实施等重要工作中,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的斗争中,制度威力得到了充分彰显。这是各领域改革联动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的体现。 随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向前,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 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个“不可逆转”底气很足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当经济社会发展按下“暂停键”,群众生活总体平稳,社会秩序总体正常。复工复产后,我国成为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让我们深深感到,坚实的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及时作出重要调整,提出新发展理念,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 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曾说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习近平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未来,中国将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将进一步增强,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沉淀了5000多年的古老文明,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绝不会被迟滞和中断! 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个“不可逆转”后劲很强 习近平曾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风雨如磐的奋进征程上,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时代精神。 回首这几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的一切、收获的一切就会发现,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国人民的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的团结伟力,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这些精神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次次向世界证明了: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面向未来,时代孕育的伟大精神必将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更加充分地爆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