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精选正文
全国社区运动会——2023年全国啦啦操 亲子网络大赛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8-01  信息来源:群众体育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推动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关于2023年群体赛事活动效果评估工作方案(初稿)的要求,结合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实际情况,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全国社区运动会——2023年全国啦啦操亲子网络大赛。

(二)项目时间:2022年6月-11月。

(三)项目背景:以各有关学校、社会团体、啦啦操考级中心(点)及俱乐部为人员组织主体,主要针对家庭亲友、师生等人群,全面覆盖基层单位、社区家庭等,为全民健身和向社区下沉搭建了良好平台。

二、组织领导

(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

(二)承办单位: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

南京新恒鼎体育推广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南京合生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四)支持单位:啦啦操GO APP

(五)推广单位:北京博睿创维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三、目标任务

以进一步推动以“社区家庭为单位”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以“亲子啦啦操”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啦啦操活动,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目标,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21-2025年)”为抓手,以“线下拍摄+线上传播”的形式,在全国各省市积极组织开展0场全国啦啦操亲子网络大赛,计划参与人数达到6万人次。

四、组别与项目

(一)亲子组

1.亲子甲组(少儿运动员年龄:3-6岁);

2.亲子乙组(少儿运动员年龄:6-13岁);

3.亲子丙组(少儿运动员年龄:12-19岁);

4.亲子混合组(少儿运动员年龄:3-19岁);

5.组别说明:

(1)亲子组:根据参赛人数分为:2人组、3-5人组、6-8人组。以上组别至少包含1名运动员和一名成人运动员(家人、亲友、老师)组成,仅限跨至少两个年龄组别的队伍才可报混合组;

(2)参赛年龄计算办法:比赛所在年份减出生年份为运动员参赛年龄(例:2023年-2013年=10岁)。

(二)采用《2018版全国亲子啦啦操示范套路》。

五、参赛资格

(一)每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多可报3项,各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1-2名。

(二)运动员应穿着符合啦啦操项目文化特征的专业比赛服参赛。

六、竞赛办法

(一)比赛形式:采用线下拍摄与线上投票相结合。

(二)参赛队伍在指定频平台上传参赛视频,提交截止日期当天的视频截图点赞量,根据视频的点赞量由高到低录取成绩。

(三)视频要求:不得使用以往比赛、训练视频。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各组别各单项设一等奖(占参赛队伍40%)、二等奖(占参赛队伍60%),根据比赛成绩颁发电子获奖证书。

八、报名方式:请于赛前20-60天登录“啦啦操GO”APP报名专区,填写个人参赛信息并在指定平台发布视频参与。

九、经费:免收任何费用。

十、活动思路

(一)坚持活动启动与活动执行并重

2023年3月31日在第五届中国啦啦操文化纪活动中举办全国社区运动会——2023年全国啦啦操亲子网络大赛启动仪式,面向全国吹响号角,为活动顺利举办奠定宣传基础。

(二)坚持以“下沉社区”为主题

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本次系列活动将紧扣“下沉社区”的主题。在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亲子啦啦操在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三)坚持以“亲子啦啦操”的活动方向

依据啦啦操项目的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重点突出从“全民健身”向“家庭健身”细化的理念,积极举办以亲子啦啦操为主体的赛事展演宣传活动,大力普及亲子啦啦操项目文化内涵,广泛传播亲子啦啦操项目精神,着重发展亲子啦啦操项目人口。借助属地力量和基层社区支持,发挥项目自身特色,重点培育亲子啦啦操品牌赛事,为下一步打造区域联合性全民啦啦操品牌赛事活动创造条件。

(四)坚持以“新媒体宣传”为活动平台

计划将符合家庭人群参与的新媒体平台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全民健身领域的传播作用,同时借助各省市级啦啦操推广团队的触角向各地城市社区延伸,使每一名基层啦啦操爱好者和社区群众都能在啦啦操项目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不断提高全民啦啦操公共服务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处处都是运动场、人人都是运动员、家家都有啦啦队”的生动局面。

十一、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的领导下,由中国啦啦操分会具体组织实施,由各省市啦啦操推广团队、技术委员会、新闻委员会、展演委员会等单位组成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次活动。广泛动员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担任赛事承办单位,动员啦啦操星级俱乐部、全国啦啦操考级中心(考级点),发动社会力量,建立起行业协会主导、多单位协同、社会参与、深入基层的活动长效机制,逐级落实活动的筹备与执行情况。

(二)强化各项保障工作

1.中国啦啦操分会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做好经费投入预算,为活动争取经费补贴;

2.中国啦啦操分会将协调各省市队伍积极参与活动保障工作,统筹技术人员为主题活动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各类专业人员、志愿服务人员为主题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

3.中国啦啦操分会将加强风险防控,制定疫情防控、场所治安、交通和消防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防风险管理能力,购买体育活动相关保险;

4.中国啦啦操分会将与新闻委员会共同制定宣传计划,围绕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推广,在重要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挖掘活动中的社区体育故事和家庭体育故事进行深度报道。发挥体育明星社区和体育模范家庭的榜样作用,鼓励更多人员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崇尚体育、热爱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十二、相关要求

(一)确保完成核心指标,包括举办30场赛事活动,活动天数30天,活动参与6万人次,活动覆盖群众30万人次,公众满意度、参与人员满意度达90%,宣传效果良好。

(二)将在系列赛事活动中统一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主题活动视觉形象及主题活动口号,包括在带动社区运动会开展过程中使用相关名称、表示、背景等,体现“全民健身”和“彩票公益金”标识,将赛事活动信息等纳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平台。

(三)合理使用活动经费,包括裁判员选调、宣传推广等。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全程参与活动资金使用监管。在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审计报告上报总局相关部门。

(四)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对系列活动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于活动结束后将相关材料上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相关部门。

【关闭】【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信访电话:010-87182116 / 87182045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 / 87182280

网站标识码:bm33000001 京ICP备050709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25号